是真学习锻炼,还是盖章走形式?

核心提示: 新学期即将开学,大学生们这项作业完成得如何?他们参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含金量,抑或是敷衍了事、只求盖章?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暑假结束即将返校,一些大学生却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而头疼——

是真学习锻炼,还是盖章走形式?

QQ图片20200901090031

 

本报讯 (记者 马骏)放暑假前,很多高校都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填写考核表,部分高校还将社会实践算入学分考核。新学期即将开学,大学生们这项作业完成得如何?他们参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含金量,抑或是敷衍了事、只求盖章?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连日来,即将返校的小颜(化名)十分焦虑。大学生涯最后一年的她最近才想起来,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完成,那就是学校在放假前通过邮件发给学生的一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小颜告诉记者,暑假期间,她为了年底的考研整日在家埋头看书,对她来说,考研是头等大事,必须争分夺秒地抓紧时间学习,为此,她几乎没怎么外出,更别提社会实践了。但是这简单的一份表格,却关乎学分,小颜不敢掉以轻心。

记者在小颜的这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上看到,具体的实践内容并没有什么限制,学生可以参加专业实践、理论宣讲、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范围较广。结束后,学生需根据实践活动写一份总结,涉及到实践情况概述、实践准备工作、详细过程及完成的任务、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法、收获与体会。从这份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的内容看,如果没有参加社会实践,似乎很难填写。

不过,小颜却并不这么看。“其实,这份表格上,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单位的盖章。”小颜坦言,“上大学这几年,每到寒暑假,学校就会发一份社会实践表格给大家。但为了完成这份表格真正去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少之又少,一个普遍的做法是,表格随便填一下,盖上章就行。”小颜表示,只要盖了章,学校方面就默认完成了,也没有老师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的内容和同学进行过交流。“我们都觉得,这不过就是个形式,估计学校方面也是这么看的。”小颜说。

对小颜来说,盖章却是挺让她头疼的事情。“除非亲友、熟人帮忙,正常情况下,哪个公司或单位愿意帮你盖章?”小颜说,为了应付这份表格,每年寒暑假,她和父母都得托人帮忙,“有时候暑期我会去打工,可以让打工单位帮忙盖个章。但更多的时候,只能通过爸妈的亲友帮忙去一些公司盖章,挺麻烦的,还欠人情。”

对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些职场人士并不陌生。“每年暑假期间,都会有大学生到我们单位来参加社会实践。”某广告公司的职员林先生说,“这些大学生中,有些是认真在实践的,但更多的只是为了盖个章,待几天就走了。真不明白,这种形式主义有什么意义。”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教育部在2006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虽然初衷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在十余年的实践过程中,很多实践存在形式主义、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并没有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学校只要求学生提交一份调查报告,而很多学生都只参加一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有的学生直接找熟悉的单位盖个章,再自行编写一份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将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当成了暑期旅游,使社会实践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也有部分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因为经费等现实问题,致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展。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对青年群体和社会都有较大的意义,有利于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应对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和挑战。面对部分流于形式或者无从下手的社会实践,学校和学生都要学会变通,制定主题时可以与学生的专业、兴趣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发去开展一些活动,让大家集思广益,增加学生的兴趣;学校方面也要提供更多的时间机会和平台,加强优秀社会实践的宣传,让学生与经历过社会实践或者有经验的老师、学长学姐进行交流,提升大家的兴趣和激情。此外,还要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开展活动往往会涉及到资金的开销,提供一定的经费,能够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证。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