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裕隆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对于相濡以沫的老两口来说,老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要想安度余生,总要寻求点支持,是找个能抚慰情感的老伴,还是找个能照顾生活起居的保姆,这成了很多独身老人苦恼的问题。
选“保姆”还是选“老伴”各有想法
家住金宛新村72岁的刘福宝(化名),老伴72岁去世。去世前老伴因遭遇一场车祸导致瘫痪,刘福宝一直守在床边照顾。老伴离开后,他颓唐了一阵子,整日待在家中不出门。有人提起他老伴,刘福宝总是自责地说:“怪我没能照顾好她,让她先走了!”周围人都劝他趁着年纪不大,抓紧再找一个,可他也想找个人共度余生,但一直纠结是找个保姆还是找个老伴过日子呢?
老夫妻一方去世后,活着的人是找个能抚慰情感的老伴,还是找个能妥善照顾生活起居的保姆?我市老年朋友各有各的看法。
选“保姆”更省心。今年67岁的方女士唯一的儿子最近因为癌症去世,65岁时丈夫又因病去世。“我大概有三四年都没从悲伤中走出来,直到有人给我介绍了单身的老赵。一开始他对我也不错,可没过两年,我发现他喜怒无常,就果断选择了分手。”现在方女士一个人过,养了一只狗,倒也不觉得寂寞。她觉得,等什么时候自己生活上不能自理了,就请个保姆,让保姆伺候终老,退休金就给她做报酬。
选“老伴”更贴心。家住陵口镇的冯大爷86岁,30年前与老伴离婚后一直单身至今。老人患有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老年骨质疏松症。2012年12月,冯大爷因为中风,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身体大不如以前,生活上全靠儿子照顾。2016年,在邻居的介绍下,冯大爷认识了76岁的薛奶奶,两人都互有好感,认识一年后,就生活在了一起,还领了结婚证。
薛奶奶平时对冯大爷非常细心,每天都要为老伴擦洗身子,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长痱子和湿疹,她每天都要擦洗多次。为了让老伴吃得丰富一点,薛奶奶尽量压缩、节省自己的开销。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想到老伴,并变着花样做一些有营养的汤菜,让老伴的营养能跟上。“四年来,她一直这样照顾我,很贴心,一点脾气都没有,真不容易!”谈起老伴,冯大爷感慨,能找个老伴照顾自己,感觉很幸福。
老来作伴不婚
67岁的陈大爷选择了伴而不婚,是个无奈的“时髦派”。陈大爷的老伴去世五年,去年年底,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姓吴,比他小三岁,两个女儿都成家了。处了一阵子,两人都觉得挺合适,就打算结婚了。但到关键时候,陈大爷的两个儿子却站出来了:“结婚可以,但房子有我妈一半,我们有继承权,要提前分好,省得以后麻烦。”
“我就这么一套房,怎么分?”陈大爷不想因为这事和儿子闹得不愉快,就和吴女士说:“你愿意搭伙,就住我这儿,退休工资归你管,但不领证了。”吴女士也不图陈大爷什么,两人都觉得这样也挺好,做个伴,互相有个照应,两边儿女也能常来看看。
“一大把年纪了,搭着过日子,到头来,双方也可以好说好散,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感情好就一起过,有矛盾就分开。”陈大爷说道。
找保姆还是老伴 还需慎重考虑
业内人士建议:老伴过世后,原来的生活方式被改变,应当重新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对旧时生活方式的眷恋。家庭中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依恋关系,一旦丧偶,这种关系被无情地摧毁了,这时需要子女、亲友去建立、填补一种新的更加和谐的依恋关系,方能有效地减轻哀思。
找保姆和找老伴,一个是为了生活支持,一个是为了情感支持,这天差地别的两种诉求之所以会被相提并论,是因为很多人把“老伴”当作跟保姆一样的服务提供者。请保姆,是用金钱购买照顾服务;而找老伴,显然要复杂得多。寻求伴侣的人,最好有照顾他人的愿望,如果只是单方面想得到照顾,还是去请个保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