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敏)常给孩子买教辅书的家长不难发现,在一些图书的封面时不时能看到“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这样的字眼。不少家长会对这类书籍青睐有加,但记者了解后发现,这些信息都是假的。
近日,记者从教育部网站上看到,教育部教材局发布了《关于从未以“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名义出版、推荐图书的声明》。声明中明确指出:教育部从未以“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统编教材必读书目、推荐书目”“统编教材延伸阅读”以及类似名义出版、推销有关图书。声明中还表示,请各地、学校及相关人员提高警惕,谨防上当。今后如遇到类似情况,请直接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无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电商平台,这一类图书还真不少。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新课标”,对应的商品多达40余万件,图书网店的销售榜上,“教育部推荐”类的图书排在前列。显然,“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已成了“金字招牌”,带来了较大的商业利益。家长李女士表示,标注有“教育部推荐”和“新课标必读”感觉很有权威性,以前也买过不少这类书籍。
对此,教育界人士表示,有些图书披着类似“马甲”流通到学生手中,却名不副实。这些图书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学生们的负担,效果适得其反。“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只是宣传、吸睛的手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图书时应把重点放在书本内容上。有家长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对图书市场的类似乱象加大监管力度,进行查处清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