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变身“牛蛙大王”

核心提示: 马锁荣,他退伍回乡后勇于创业,通过牛蛙这一特色养殖项目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牛蛙大王”。

退伍军人变身“牛蛙大王”

——延陵镇宝林村农民马锁荣的特色养殖路

图为马锁荣向记者展示牛蛙。记者 萧也平 摄

本报记者 蒋须俊 通讯员 陈新辉

早就听说延陵镇宝林村有个大型牛蛙养殖基地,记者近日来到该基地探访时了解到,养殖基地主人名叫马锁荣,他退伍回乡后勇于创业,通过牛蛙这一特色养殖项目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牛蛙大王”。

雨后的乡村格外宁静,我们顺着通往宝林村杨庄的一条机耕路往前走,两边的稻田绿意盎然,好不容易踩过泥泞不堪的道路,前面位于田野中的一片养殖基地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哞哞”声。“这里就是我的牛蛙养殖场。”站在场门口等候的马锁荣说,上午常州凌家塘订购两千多斤牛蛙的批发商刚走,批发价每斤卖到12元!

今年57岁的马锁荣家住宝林村竹巷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应征入伍成为南海舰队一名海军战士,六年的军旅生涯磨砺了他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1988年退伍回乡后,马锁荣先后在延陵化工厂和镇江船舶公司工作过,但他不愿拿“死工资”,总想着要在乡村创一番自己的事业。究竟搞什么项目好呢?马锁荣思来想去,决定靠养殖增收。1992年,得知珥陵镇小桥头村的一个战友成功养殖牛蛙后,他按捺不住创业的激情前往“取经”,在战友的推荐下,马锁荣从此与牛蛙结下了不解之缘,一门心思扑在养殖上,并从当初的三亩养殖池逐步发展到八亩、十亩,之后,随着养殖的顺风顺水,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到目前整个牛蛙养殖基地面积已达四十三亩。

记者在基地看到,小蝌蚪池、小牛蛙池和成蛙池,有序分布其间,走进成蛙池口,成群的牛蛙挨在一起纳凉,见有人靠近也不害怕。马锁荣说,牛蛙不像青蛙那样胆小,它从小蝌蚪变身小牛蛙要三个半月时间,再由小牛蛙长成商品蛙也需三个半月,前后共7个月才能上市。“虽然如今养殖池有40多亩,但平时都是我和雇请的一个帮工打理,因为妻子常年在镇江帮儿子儿媳照料孙子,无暇顾及。”马锁荣说,现在有了包括蝌蚪专用粉在内的牛蛙专用料,养殖也省了很多工。

28年的牛蛙养殖之路,对马锁荣来说有赚有亏,但他不因市场价格波动而退缩,而是善于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养殖技术,他基地的牛蛙早已实行自繁自育,一年四季都有商品蛙出售。同时,还探索出一套高密度养殖的防病技术。马锁荣告诉记者,蝌蚪长成小蛙后在秋季易发病,这关过不了损失会很大,因此,牛蛙养殖池里的水不能太肥,要经常换水调控水质。“以前丹阳从事牛蛙养殖的专业户有几百户,其中延陵镇就有10多户,但现在能够坚守下来的并不多,原因何在?养殖防病不过关是一个因素,遇到市场行情不好‘落水’退出是另一原因。”他说,每年9月底至来年清明,由于大量上市的广东牛蛙冲击市场,这阶段的牛蛙价格回落较大,但市场总有潮起潮落,低谷期要能沉得住气,才能持续稳定发展。今夏牛蛙市场价格坚挺,常州凌家塘、南京和上海等地客商纷纷到基地批发收购,现在最多时一天可批发1万多斤,一年的牛蛙销量能突破15万斤。

退伍军人变身“牛蛙大王”,让马锁荣成为牛蛙养殖户信赖的“技术师傅”,周边金坛、丹徒以及宜兴、浙江、安徽等地的农民,经常邀请他去“传经送宝”,马锁荣总是悉心指导,毫无保留地传授牛蛙养殖技术。他说:“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要带领周边养殖户抱团发展,打造牛蛙产业的特色和品牌优势,同走小康幸福路。”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