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开发区马陵村香海琴枫庄园内环境清新的公厕。
本报讯 (记者 丽萍 通讯员 高志强 彭忆严)宜心宜居宜业是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今年以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组织66名党员干部深入陵口镇折柳村、访仙镇池塘村、云阳街道广场社区阳光花园小区等对口帮扶镇、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行动的同时,立足主业范畴,统筹“四种关系”,突出文体旅资源融合利用,聚焦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用文体旅“三驾马车”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助推美丽乡村“精神富、环境美、产业兴”。
兼顾硬与软:“硬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抓
要让乡村美起来,首先要啃的硬骨头就是进行农村基础建设,加强乡村风貌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焕发乡村新风貌。近年我市各地开展以“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专项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宜居乡村”系列活动,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创新突出群众主体作用的“政府出资,群众出劳”的乡村建设模式,实施“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一个个举措,为全市乡村刮骨疗伤。
从日常生活到出外旅游,厕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卫生设施,厕所问题是每个人都会涉及的“身边事”。对于丹阳来说,多年来始终把这件“身边事”挂在心间,狠抓“厕所革命”。如今,走在我市各地的乡村旅游景点中,融合着时尚、古典、智能等诸多元素的旅游厕所,为丹阳旅游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该局以提高生活便捷度和营造乡民归属感为目标,抓实软硬两种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加强政、村、企三方合作,推动完成乡村游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实现了水月情农庄、华都生态园、名流农庄、东江假日国际酒店、超力生态园、白龙寺生态园、金地闲庭氧吧等现有星级乡村旅游区硬环境的大提升。重点实施乡村旅游点和民宿的厕所改建、排污改网、厨余分类的“三大革命”,按照“三整治两提升”标准,完成10座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新建乡村文化礼堂143个,提前一年完成了农村文化礼堂三年建设任务。193家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154个小微型文体广场的竣工标志着村级单位实现了文体服务机构的全覆盖。
同时,该局还充分利用丹剧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对村民进行文化教育熏陶。创作的音乐快板《乡村新乐》和丹剧小品《城乡变奏曲》等特色节目通过文化巡演小分队和“体育大篷车”等方式在村民中广泛传播,激活了乡村的文化内涵,激发了村民整治乡村人居环境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协调短与长:“当前发展”和“长远规划”并举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当前重要任务,也需长远规划考量。
该局通过加强各方关系协调,将乡村旅游点和农村生态园建设融入镇、村的规划发展、环境整治、设施建设进行系统思考,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先后完成香海琴枫浪漫庄园、超力生态园等多个乡村旅游区2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建设,通过旅游点规范建设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全域深度整治,实现了融合共进、互动共促的建设目标。
作为“齐梁故里”,丹阳物质文化遗产众多。该局利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力契机,借势而为,对文物周边环境进行深度治理。通过增设工作站点、设置警示标志、加强技术监控等方式,加大整治过程中南朝石刻等重点部位的文物保护力度。指导镇、村在整治过程中突出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对拆旧出来的有着传统记忆和故事的物件,如条石、石磨、门柱、古井等,进行保护和再利用,使之成为别具特色的景观材料,充分发挥其传承乡土记忆、传播人文气息、延续村庄活力的特殊作用。
平衡小与大:“个体小利”和“全局大账”同谋
为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涉及到的民居保护、产业转移、旅游规划等“个体利益”和“全局利益”相冲突的情况,该局坚持深入一线,突出矛盾化解,开展行之有效的政策宣传和群众说服工作,使农户明白自己既是受益主体,也是参与主体,激发和强化其内生动力,进而积极组织和发动乡邻能人融资入股、投工投劳,将“个体小利”融入到“全局大账”中,推动了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
通过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运用多种手段为村民创造宜居环境的同时,加强人居环境均衡性问题研究。并行运用多种刺激手段,积极推出特色节庆活动,每期根据具体地方确定不同的主题,内容涉及到全市所有乡村特色景点、特色生态园、特色农庄、乡村节庆活动等。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12期,组织2200多名市民参加,推动丹阳乡村旅游的特色发展。通过线上、线下加大推广“丹优农品”力度,促进了“乡村振兴”,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追求富而美:“项目为王”和“美丽乡村”互促
针对疫情引发的文旅消费向乡村游、短途游和城郊度假游倾斜的结构性转移趋势,重点将文旅项目和资金向农村引流。该局通过多方争取、统筹协调等方式帮助乡村旅游点和民宿业者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加强指导乡村旅游业者做好域内外相关业务链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资金流向和游客流量的统一,引导效益好的大企业深度介入乡村旅游项目,提升规模建设和质量建设水平。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同步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山体休闲步道串联区域内省级乡村旅游点、中国最美乡村——黄连山村、陈山村、水晶山民俗博物馆等旅游点,形成水晶山度假区一日游产品;通过推进九里景区建设,围绕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景区水系景观改造、游客中心和儿童游乐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双促进。通过重点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得乡村人居治理在原来治理“有难度”基础上实现发展“有高度”,全面提升了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