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名园——丹阳蒋墅“载酒园”考略

核心提示: 私家园林大都以庭园为主,大型的自然风景式私园还是罕见的,然而,丹阳历史上曾存在过这种形式的私家园林。一座是明代的自然山林式“孙园”(俗称七峰山房);另一座是明清时的自然水景式“载酒园”。历史的风尘虽已掩没了她们的芳容,所幸地方志上留下了对她们的零星记载……

陈祥渝

在我国古代造园史上,从明代正德至清代乾隆时期,是私家园林建造的兴盛期。特别在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广泛性和艺术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私家园林大都以庭园为主,大型的自然风景式私园还是罕见的,然而,丹阳历史上曾存在过这种形式的私家园林。一座是明代的自然山林式“孙园”(俗称七峰山房);另一座是明清时的自然水景式“载酒园”。历史的风尘虽已掩没了她们的芳容,所幸地方志上留下了对她们的零星记载……

一、初识“载酒园”

1、《清光绪丹阳县志·卷二十·文苑》:

贺裳,字黄公,号蘖斋,邑文生。与吳门张溥、杨廷枢执复社(复社是明末江南地区成立的具有政治结社性质的文学团体)牛耳,名甚噪一时。葺载酒园,与名流觞咏其中,一时推为风雅之宗。

贺裳:丹阳蒋墅人,生卒年不详。明末清初著名文史学者、诗词评论家,著作甚富。文中“葺载酒园”中的“葺”是修缮、修补之意。如此,载酒园非贺裳初建。

2、《清乾隆丹阳县志·卷二十二·古迹诗选》:

《载酒园林》

葛筠

“园为蒋墅贺黄公别业。多知名友,四时花开,宴客无虚日。至今犹想见其高致云。”

爱客开筵为赋诗,

午桥别墅绕花枝。

名园载酒寻常事,

载得图书到处随。

3、清《曲阿诗综》:

《载酒园林》

诸葛程

“载酒园在蒋墅,高士贺黄公读书处也。园中四时之花毕备。公喜宾客,花开宴客,至花落未已,而余花复开。花尽则赏月,隆冬则赏雪,无雪则围炉煮酒,出名画而赏之,一岁无虚席焉。公善赋诗,一时所从宾客,亦无罚金谷酒(指不能即兴赋诗的人罚酒三斗)者,至今犹想其高致云。”

该诗作者署名诸葛程,但《清乾隆丹阳县志》署该诗作者为葛筠。其异无碍本文研究。该诗序比《清乾隆丹阳县志》的《载酒园林》诗序稍长,但意思一致。

中国古代园林个案,普遍存在文学性描述多,数据性信息少。根据以上史料,我们只是从文学角度初步领略到“载酒园”之一斑,知道它是一座水景式私家园林别墅。至于它的整体面貌,包括具体位置,建造年代,园林规模,建筑形制等尚不淸楚。笔者出于专业兴趣,多年来追寻它的下落,但踪迹难觅。

二、又闻“篁川园”

无独有偶,2010年,笔者购得新版明代袁中道著《游居杮录》,发现书中有作者游览丹阳蒋墅“篁川园”的大篇幅精彩描述。惊喜之余,决意追寻“篁川园”的前世今生。

《游居杮录》是一部日记体游记。1935年,上海杂志公司曾以《袁小修日记》之名出版。该书作者袁中道(1575~1630),字小修。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徽州府学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是晚明著名诗人、散文家。他和长兄袁宗道、次兄袁宏道,世称“公安三袁”,共同形成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流派——公安派。袁中道生性浪漫,寄情山水,特别钟爱吳越山水。自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起,曾四次游历吳越。究其缘由,他说:“一者,名山胜水,可以涤浣俗肠。二者吳越间多精舍,可以安坐读书。三者,学问虽入信解,而悟力不深……或遇名师友,借其雾露之润。”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三月十七日,时年35岁,尚未取得科举会试功名的袁中道第四次向吴越出发。他自备一舟,名“泛凫”。经汉阳,行长江,渡运河,抵丹阳。记曰:“过蒋墅,贺氏诸昆住处。贺中秘虚谷及令子函伯,邀游篁川,去市可里许。逾平畴,行柳巷,穿竹径,半里许至园。园内弥望皆水,周遭可三里。中因岛屿为楼阁,过小鉴湖,水色澹澹。数折入柏巷,始抵霞标阁,阁外皆植桃,故以霞标名。后轩临水,水外长堤,多植梧桐、芙蓉,开窗则游鱼漾泳,好鸟和鸣。阁下颇清凉。复循故路至鉴湖畔,泛小楼船,过月榭,远望朱栏若鱼网,曲折水上。登鉴阁,罡风袭衣。置酒楼船,夜泛。天气澄清,棹小舟从霞标阁右轩登舟,沿堤碧梧翠柳,紫薇花处处烂然。半里许,过第五桥,涉桃花渡。又里许,至篁川庄,门迎流水,中有秘室画阁,可居眷属。循庄右掖,行曲溪,复回棹过小桥入湖中,望浪光阁峙水心。过月榭及大石桥,复穿曲溪,至霞标阁后登岸……”如此美景,令人叹为观止,想不到四百多年前,丹阳蒋墅竟藏着这样一处阆苑仙葩!

文中“贺氏诸昆”,是指贺氏各个后代。“贺中秘虚谷”,即贺学仁,丹阳蒋墅人,字知忍,别字虚谷。入太学,与汤显祖(戏剧家)、冯梦桢(学者)交往友好。授文华殿中书舍人(即中央政府从事书写文件的秘书)。因秉性磊落,未久,弃官归里。生卒年不详。“函伯”,即贺世寿,字函伯,贺学仁之子。诗人、文学家。明万历三十八年(1616)进士,曾任户部尚书等职。生于1573年左右,卒于1652年。“篁川”,就是作者文中说的“风景林园”,这是和“载酒园”一样美妙别致的大型水景式私家园林。

袁中道在篁川庄逗留期间,受到贺氏主人热情接待,邀游篁川园林。本欲继续南下去会稽(今浙江绍兴)拜访同是公安派作家,辞官在家的陶石篑。但“得陶石篑先生讣音,感叹泣下者久之”。此外,心中还时时想着不久的科举会试应考,“时试期已近,入都渐迫,不若割吳越之爱,以俟后来”。谁知烦心事接踵而至,因水路长途旅行感染病邪,只能在篁川庄多待几日。体渐复,袁中道惜别主人,乘舟北上返楚。记曰:“往京口(今镇江),见禾穗穰穰,较一月前所见,稻花香扑鼻。久静,忽舟行,颇适。入暮,月色入舟,天气渐凉”。《钦定古今图书集成.镇江府部艺文》收有袁中道《蒋墅晚发》诗:

宿病尘尘减,新秋渐渐凉。

月寒千亩湿,树暗几家藏。

近岫随烟没,良苗带水香。

橹柔浑不住,梦里过朱方。

这里的“朱方”为现今镇江丹徒古地名。《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会稽郡丹徒,即春秋朱方”。另,《與地志》云:“曲阿县(今镇江丹阳),本云阳地,属朱方南徐境”。显然,这首诗就是袁中道写告别蒋墅篁川,行舟中的情景。

三、寻踪南园村

古老的地名是最原始、最真实的历史文化载体。有幸跟随明代袁中道先生神游美轮美奂的篁川园林,怎不令人惊喜!四百多年后,还能在蒋墅觅得她的芳影吗?

2017年,由广陵书社出版的乡镇村志《丹阳村村记忆·皇塘镇卷》载:“(蒋墅)南园村始建于明代。据传,该村原名篁川庄……位于蒋墅大桥东南1公里处”。这就印证了袁中道所说的“邀游篁川,去市(指蒋墅集镇)可里许……又里许,至篁川庄”。其方位、距离基本准确。此外,“(南园村)村周围共有15条塘、沟。其中4个在村东,3个在村南,2个在村北,6个在村中心。塘连沟,沟连墩,沟塘相连……贺姓占村民总数的88%,从明代至今已繁衍27代”。这又印证了“篁川园”的基本地形特点。根据袁中道文中描述:“园内弥望皆水,周遭可三里”。可见明代时,这里是一片整体水面,周长有3里,面积约300亩,名“小鉴湖”。在南园村周围,即今鹤溪行政村和蒋墅行政村这片地方,有很多和古篁川景观有关联的村名和遗址、遗迹。如:园里村、花墙村、万四房村、梧桐村、花园湾、金鸡墩、鲤鱼墩、环龙墩、转水墩、居竹墩、青龙山、荷花池、荷花沟、荷花塘、大墩塘、假山塘、古罗松、古桂花、古榉树、环龙桥、扈云桥、石碑、石柱、石坊、古井等。至此,我们似乎看见了古篁川园林姗姗远去的背影。

四、两园一脉承

根据掌握的史料,结合南园村及周围的地形特点,对“载酒园”和“篁川园”的园林建筑形制及使用功能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园之间的共性是多么一致:

1、明、清私家园林,大都出自富商和士大夫。比之唐、宋园林,除了休憇功能外,它的活动内容和使用功能有了进一步扩大。主要体现在“必待名流宴赏,诗文唱酬以传”。赋诗饮酒,以文会友,已成为私园主人的风尚。文人墨客可以随兴到各地的私家园林作客游赏,并会受到园主热情接待。清代著名学者钱泳就这样说道:“园亭不必自造,凡人之园亭,有一花一石者,吾来啸歌其中,即吾之园亭矣,不亦便哉!”“载酒园”和“篁川园”正是以“名流宴赏,诗文唱酬以传”,使我们得知在四百多年前的丹阳蒋墅,曾有过如此美妙的人间胜境。

2、“篁川园”主人贺学仁,生卒年不详。但参考他在太学时友好交往的冯梦桢(1548~1605)和汤显祖(1550~1616)的年龄,贺学仁拟生于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左右。“载酒园”主人贺裳,生卒年不详。但参考他在“复社”同为领导人的张溥(1602~1641)和杨廷枢(1595~1647)的年龄,贺裳拟生于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左右,其年龄和“篁川园”主人贺学仁之孙贺王盛(1596~1645)差不多。贺王盛是贺世寿之子,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

根据以上两园主人年龄分析,“篁川园”主人贺学仁比“载酒园”主人贺裳年长50岁左右。再根据史料中反映两园存世的年代,说明“篁川园”之名称要早于“载酒园”之名称。

3、两园存在于相邻的历史朝代;都位于丹阳蒋墅;都属于自然水景式私家园林别墅;其园林的使用功能高度一致;园主均为蒋墅显赫的贺氏,说明园主有家族的承续关系。

4、从明正德到清乾隆300年左右的时间,是江南私家园林建造的兴盛期。丹阳著名的自然山林式“孙园”,就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而“篁川园”或“载酒园”如此大规模的自然水景式园林,更非一年半载可以造就。袁中道作客“篁川园”是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贺学仁时年60岁左右;贺裳时年10岁左右。因此,应该是贺学仁或其父祖辈初建了“篁川园”。之后,由后辈贺裳“葺载酒园”,也就是修缮了“篁川园”,并重新起了一个别有新意的名字——“载酒园”。“篁川园”无疑就是“载酒园”的前身。欲识“载酒园”的真容,看看袁中道对“篁川园”的描述即是。至于如何从贺学仁传至贺裳,以及贺裳在贺氏家族世系的情况,囿于史料,从略。

今日南园村,即明代篁川庄;清代载酒园,即明代篁川园。可以说,载酒园(篁川园)是江南园林史上一方被历史风尘掩没的碧玉,发掘她的历史风采,对于如今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文化内涵具有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