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学院学子向本报发来求助信:
“请帮帮她!”
本报记者 魏郡玉 整理 通讯员 王秦
尊敬的《丹阳日报》:
我是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一名学生,我的同学高晓慧正在面临人生的一次“大考”,通过《丹阳日报》这个平台,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个消息,能帮助到她。
●努力学习,只盼改变命运
高晓慧,学号86180608,现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公管系841805法学班建档立卡贫困生,家住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该生自入学来一直专心学习、刻苦勤劳,积极参加学院的各项活动,获得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可与欢迎。截至目前,高晓慧同学凭借优异的成绩获2018~2019学年国家一等助学金、2019~2020学年国家一等助学金、2020~2021学年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助学金……
高晓慧知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庭的困难并不是她怠于学习的借口,她坚信,未来能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打拼而来,家庭也能因为她的努力而减少许多压力,因此她积极乐观、从不言苦。
●父亲透析十年后离世,家庭风雨飘摇
天不遂人愿,纵使她懂事认真、勤勉奋斗,但家人的身体状况是她没有预料到的,父亲过世、母亲生病,原本就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在高晓慧九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被查出了尿毒症,因为付不起肾脏移植和后期护理高昂的费用,十年间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整天卧病在床,家里也少了一份收入,多了一项大的开支。在治疗期间,高晓慧陆陆续续向亲戚朋友借了许多钱,虽然各方都做了很多努力,可是其父亲还是在2019年7月不幸离世。
为了维持家中所有的开支、偿还欠债,高晓慧的母亲没日没夜地打工,“她干过很重的活、吃过太多的苦,艰难地维持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抚养着我和弟弟长大。”高晓慧每当说到母亲,总是十分心疼。
●母亲艰难支撑,却被查出白血病
在经历了悲痛之后,生活还得继续。高晓慧同学与其弟继续学业,在巨额的借款下,其母亲一个人坚强地撑起了家,成了高晓慧和弟弟唯一的依靠。可是谁又能想到,造化弄人,不给人一丝怜悯。
近日,高晓慧的母亲突然发烧,身上起红点,于2020年7月10日诊断为急性白血病。这个消息无疑给了这个家庭最致命、最沉重的一击。一时间,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原本全家在她父亲生病后就省吃俭用,仅靠母亲微薄的工资支撑,还要偿还父亲治疗疾病的欠债,根本没有积蓄来承担其母亲的治疗费用。
还在上学的高晓慧和弟弟几乎接近崩溃,都说长姐如母,父亲不在,母亲患病,所有的责任都落到了高晓慧瘦弱的肩膀上,可她也只是一个学生啊,又如何能撑起这个家呢?
●只因心疼,让我们伸出援手
电影《无问西东》有句话令人深切:“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我们本是互不熟悉的《丹阳日报》读者,但是基于最深处的同情、善良与怜悯而关注到高晓慧同学及其家庭。
一个坚强、刻苦、善良的大学生,一个面临着令人窒息的阴影而勇敢面对的青年,一个饱受命运不公却依旧自信努力生活的人,展现出的无畏值得我们去同情,值得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去拉她一把。
作为中北学院的学生,作为高晓慧的学长,我真诚呼吁《丹阳日报》的读者,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对高晓慧同学的遭遇给予关注与支持,如若可以,希望能够获得大家资金上的帮助,一起帮助高晓慧同学战胜生活的苦难。在此我代表高晓慧同学及其家人,向关心高晓慧同学家庭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及最诚挚的敬意。
此致
敬礼
中北学院学子 王秦
2020年7月14日
如有爱心人士帮助高晓慧,可扫上方支付宝二维码,或拨打本报爱心热线:86983110。
爱心人士也可通过支付宝扫描二维码转账给高晓慧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