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爱与陪伴一直都在

核心提示: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疫情防控未松,高考悄然而至,昨天,我市3283名学子踏上考场,迎来人生的一次“大考”。

昨日,我市3283名考生踏上高考考场,记者奔赴各考点直击高考首日现场——

十年寒窗,爱与陪伴一直都在

本报记者 马骏 李潇 张敏 王国禹

送考家长为考生加油呐喊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疫情防控未松,高考悄然而至,昨天,我市3283名学子踏上考场,迎来人生的一次“大考”。一大早,本报记者分组奔赴我市各高考考点,直击高考首日现场,记录下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一张笑脸、一个背影、一个牵手、一声呐喊……都是这个夏天最为珍贵的独家记忆!

乘风破浪,高考必胜,加油吧,少年!

考点外安静送考的家长们

考生有序测体温进考场

城管部门在考点外设置爱心护考点

交警部门在考点周边路段设置禁止鸣号警示牌

爱心车队队员到公园新村小区接送“特殊”考生

省丹中考点

早上7点45分,旭日东升,新民西路省丹中门口,送省丹中考生到吕叔湘中学考点的几辆大巴车已经出发。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期,按照往常,道路比较拥堵,急躁的车主鸣笛催促必定少不了,但当天早上,这条路上却没有一辆汽车鸣笛,除了汽车发动机的声音,记者可以清晰听到悠悠蝉鸣,这在以往上班高峰期是很难领略到的。

省丹中门前的马路对面,站着许多考生家长,他们或感叹时光飞逝,或感叹一步步走来的艰辛与不易……其中一位家长默默地趴在路边的护栏上,一直凝望着,表情有几分期待,又有几分焦急。记者注意到,从早上7点50分一直到8点半,他痴痴凝望的姿势没有改变过。

期望考生“旗开得胜”,很多家长特意穿上了旗袍,而两位穿着大红衣裳的考生家长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在人群中,这一抹红甚是亮眼。一位家长告诉记者,红色喜庆,且寓意着开门红,高考前,她特意去定做了这一件衣服,今天第一次正式穿上,希望孩子在第一门的考试中开门红,取得好成绩,树立信心,一鼓作气好好完成接下来的几门考试,考上理想的大学。

为保持高考期间安静,各高中学校附近路段都设为了禁鸣路段,市民也十分配合。上午8点15分左右,一辆白色轿车从丁字路口拐向城河路,因为车辆较多,这辆车的司机鸣了一声笛,不少市民都看向了这辆车,此时正在路口执勤的交警箭步上前,手指着前方的禁鸣标志,司机立即举手表示歉意。

吕叔湘考点

上午8时许,数辆接送考生的大巴车缓缓驶入。吕叔湘中学考点外,交警正在指挥,周边交通秩序井然。城管部门也在考点设置了爱心护考点,准备了创口贴、藿香正气水、橡皮、矿泉水等物品。虽然离进入考场时间还早,但是已经有家长陆续来到考点外等候。

在吕叔湘中学大门口,乘坐在大巴车上的考生们显得较为轻松,有说有笑,互相缓解考前紧张的压力。

9点,考试开始,考点外的部分家长不约而同地往考点里面望了望,然后各自打招呼准备回家。但还有少部分家长仍一直坚守考点外,家长邵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感觉自己比孩子还紧张。9点10分,守在考点外的家长已经寥寥无几。

对此,记者感触很深,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很多考生家长的心态也逐渐变得平和,不少家长表示,人生的考试不止这一次,孩子能发挥正常水平就行。

五中考点

早上7点多,位于开发区的第五中学考点外聚集了众多考生家长。人群中,有的家长不停地朝着运送考生的大巴车使劲挥手;有的家长举起手机,生怕漏掉孩子这场人生大考的“片头”;有的家长等候在校门口,朝着步入考点的孩子喊着“加油”……

“儿子!”校门口,随着最后一批考生进入考点,一位考生家长在人群中叫了声。一位身穿黑色短袖衫的男生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后,很快找到了守候在校门口的妈妈。“妈!”男生一边喊,一边朝妈妈走去。就在他张开双臂,想要拥抱一下妈妈时,突然看到一旁的家长们几乎个个都举着手机在拍摄,男生害羞地放下了手臂。母子俩隔着一米的距离,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8点多,随着考生们进入考点,校门外的家长也逐渐散去。几位外地家长仍守候着,迟迟没有离去。

其中一位考生家长手上拎着孩子早上吃剩的早餐,不停地用手臂擦拭额头的汗珠。身上穿着的红色短袖衫印着广告语,十分显眼,他告诉记者,这是他前一晚好不容易从衣柜里找到的红色短袖衫。对他而言,这个早晨有些令人失望,早早来到考点外的他并没有在考生中找到孩子的身影。因为住得远,他选择就在校门外等待着孩子考完。“十年寒窗,孩子上学不容易。我能做的就是默默陪伴着孩子,不管考试结果怎样,我都会为他感到骄傲!”说着,这位家长露出了笑容。

六中考点

早上7点40分,当记者赶到六中考点时,感受到了别样的送考场景。

相比于往年,今年的送考家长中多了不少“旗袍倩影”,而且还有一些“红裙妈妈”点缀其中,形成了醒目的“送考队伍”。“是女儿要求我穿旗袍的,寓意旗开得胜!”现场一位穿粉红丝绸旗袍的妈妈说道,为了给女儿加油打气,她今天早早就穿戴整齐,来到六中门口,等待女儿上送考大巴。还有一位穿着一身红裙子的妈妈表示,儿子这些日子辛苦了,期间她也帮不上什么忙,就想在高考当天穿一身红,让儿子很快能在人群中看到自己,预祝他高考能取得“满堂红”。

记者发现,在考生们陆续走出学校奔赴考点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很自觉地戴上了口罩,虽然口罩遮面,看不清考生们的表情,但整体气氛让人感觉到很轻松愉快,面对记者的镜头,很多带着口罩的考生挥手致意,显得信心满满,情绪高昂,其中有一车考生“走”出了“出门旅游”的感觉。“今年高考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考试全程得戴好口罩。”一位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送考的家长也表示,为了让孩子顺利参加高考,考试期间不分心,特地为自家孩子准备了10个口罩。“考试本来就难免紧张,天气又热,多备些口罩经常换换,呼吸也舒服。”现场一位送考爸爸边说边提醒孩子。

与考生相比,今年送考的家长也非常配合防护工作。与往年送考家长上前拥抱孩子,给其鼓励不同,今年少了“拥抱团”,而多了“口号族”。在六中门口,几位穿戴整齐的妈妈一同喊起了自编口号:“孩子们加油!马到成功!超常发挥!”喊口号期间她们始终自觉地与考生队伍保持一米开外的距离,避免较近的接触。

随着考试时间临近,前来六中考试的考生也已到达,进考场前,每一位考生都自觉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一个也没落下。

“今年高考注定难忘,希望考生们能顺顺利利考完。”一位家长说道。

暖心!考生腿脚不便,爱心车队免费接送

昨日早上7时45分许,公园新村19幢二单元楼下上演了暖心的一幕,引起了很多居民驻足观望。一位腿脚不便的女孩在爱心车队队员们的帮助下,顺利上车去往吕叔湘中学考点。

原来,女孩名叫贡彦茹,家住公园新村,是省丹中的一名高三学生。近期因腿脚受伤,给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为了不影响高考,她的父母提前和爱心车队取得联系,希望能得到爱心车队的帮助。很快,爱心车队队长包启农就和考生对接上,并承诺点对点为其实施接送服务。有了爱心车队的接送,小贡顺利地参加了高考首日的考试。

记者采访获悉,今年是爱心车队免费送考的第17个年头。17年来,爱心车队的队员们免费接送考生累计已超6000人次。今年,参加“爱心送考公益活动”的爱心车队共有30名志愿者,他们在高考期间主动放弃了营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个别特殊考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爱心车队队长包启农介绍,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年,他们依旧启动“免费接送高考考生爱心送考”公益活动,希望用他们的行动,为考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营造我市“绿色、畅通、文明、和谐”的高考人文交通环境。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