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须当好“网管”

核心提示: 近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经常收看短视频的比例达到46.2%。

付彪

近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经常收看短视频的比例达到46.2%。专家认为,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经常收看短视频,久而久之容易成瘾,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要降低未成年人因此受到的危害,须依法赋予家庭、学校、政府等各方相应责任,其中家长应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担起子女上网监管责任。

近年来,看短视频成为未成年人最普遍的网络娱乐之一。调查显示,手机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网工具。有孩子称,班里的女同学基本上都看短视频,看完之后“还模仿短视频里面的人的手势、动作、说话”;有家长证实,她周围的孩子看短视频现象“挺普遍”,过于频繁,总时长加在一起并不短,还容易上瘾。

短视频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受欢迎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短视频的内容丰富多彩,满足了未成年人的好奇心。另一方面,短视频的参与门槛比较低,未成年人不仅是短视频内容的观看者,还可以是内容的传播者,未成年人表达自我并获得反馈的需求容易得到满足。但是,由于未成年人自制力较弱、辨别能力不强,经常收看短视频,也容易沉迷短视频,不仅可能荒废学业,还可能影响身心健康。比如,其中的暴力和色情信息可能会成为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长期看短视频之后的模仿,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类似“8岁男孩模仿‘胶带粘门’致弟弟受伤”“未成年少女模仿大尺度视频”等事件时有所闻。

如何防止孩子常看短视频,免于沉迷短视频,责任归属似乎无需多说。譬如孩子自己、短视频平台,还有学校、家庭。笔者想说的是,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短视频平台对自家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短视频推送某些不良信息的短视频,自有政府部门出手进行规范和打击,作为家长来说,最需要做的就是当好“网管”,看好自家的孩子。

有人说,要让孩子改变“坏习惯”,父母不要做“坏榜样”。对于孩子收看短视频,显然不可能“一刀切”地禁止,毕竟这就是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也是他们的一种学习途径和社交方式。家长应该当好孩子的“网管”,首先就是和孩子一起制订好“规矩”,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能玩,而且说到就要做到,不能随意改变规则;其次就是为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不常看短视频,家长自己也别沉迷于短视频,如果家长做不到,等发现孩子上瘾了,再想采取措施就晚了。短视频不是洪水猛兽,但一旦上瘾“停不下来”,就是洪水猛兽。

说到底,在解决未成年人常收看短视频问题上,对短视频平台进行约束是必须的,学校也应加强教育引导,但要让孩子与短视频保持“安全距离”,家长的责任更是第一位。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