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柳茹,品味古村古韵之美

核心提示: 清乾隆年间安徽知县贡震诗云:“香草河边柳茹村,云阳望族旧知名”。在延陵镇,“国家级古村落”柳茹(丹阳话称“漏鱼”)闻名遐迩。全村总面积4800亩,现有户籍人口288户,868人。而今,在天然美景、历史古韵上叠加新时代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后,古村柳茹更加和谐共融,更加引人入胜。

贡建兵

清乾隆年间安徽知县贡震诗云:“香草河边柳茹村,云阳望族旧知名”。在延陵镇,“国家级古村落”柳茹(丹阳话称“漏鱼”)闻名遐迩。全村总面积4800亩,现有户籍人口288户,868人。而今,在天然美景、历史古韵上叠加新时代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后,古村柳茹更加和谐共融,更加引人入胜。

柳茹沟塘相连,水利通畅,两岸垂柳成荫,依托自然水系形成了“回”字型的村落环境格局,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明末时期。后随历史变迁,环村水系虽遭到外围农田空间以及建设空间的不断蚕食,但村落四面仍有大面积湖塘,居民点与农田、水塘交错分布,整体村落呈现“村-水-田”的圈层式空间格局,依稀可见村落“回”字形的历史环境格局。据南宋大臣刘光祖在《宋武德大夫贡文宪公传》中介绍,千年前柳茹是丹阳城南古僻之地,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为保护民族英雄岳飞三子岳霖,秣陵关总镇贡祖文辞官携岳公子隐居柳茹,“凿沼养鱼,种柳盈岸”,使柳茹村地貌形成“东西两长沟,南有大塘千百亩,北有神河万丈深”的自然环境。“垂杨过我屋头青,门对茅峰远世情;赢得行人闲着眼,似言此处近渊明。”元代诗人贡宗舒把柳茹村比作陶渊明式的隐居之地。

柳茹村古迹众多,不仅有清代丹阳县志记载的贡坟庵、水西庵、王公祠、眭氏节孝坊、友于堂,还有“九圈十三井”的城堡村庄格局、老街巷、贡氏宗祠、祖文故居、爱樨别墅、关帝庙、守愚堂等。全村现存宋代老街巷、元代友于堂、明代贡氏宗祠与古银杏树、明代王公祠、清代眭氏节孝坊5处文物,以及40多座残破不堪的清末老宅和一直空置的火烧园广场。水西庵、关帝庙、爱樨别墅、守愚堂、素信堂、双桂轩、松筠轩、孝孙巷、陈氏节孝坊、袁氏节孝坊、林氏节孝坊、云阳节孝坊等古迹均已不复存在,只在《贡氏宗谱》还有记载。南庵庙、祖文故居正在修复之中。

宋代老街巷

2016年,柳茹结合老街巷维修恢复了九个拱形圈门,在东西两个圈门上复建了“涵春”和“聚秀”两座高7米的更楼。老街巷成形于宋元,兴盛于明朝,现存东西向主轴线上的老街巷道、南边平行于主轴的忠巷、东头垂直于主轴的南极巷以及中部从老街巷道通向贡氏宗祠的北斗巷,从贡氏宗祠起凤门通向西南火烧园的孝孙巷等巷道均已难觅其踪。明万历年涿州知州贡元忠回乡捐资,从安徽购得花岗岩石板铺就成老街巷道,历经400多年,红红灯笼,盏盏古灯,面貌依旧。

元代友于堂

现名“贡氏书院”,据《丹阳县志》“孝友”栏中记载,友于堂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03年),由文宪公9世孙贡文宝所建,因与弟文虎、文豹友爱笃至,故称为“友于堂”。元大德九年(1306年),由贡文宝之子贡子仁办成“远山书房”,招募本村及邻村学子,传授儒学经典。明朝万历年间建成二进一院规模,清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办私塾,现仅存后进五间,砖木结构,硬山式。明、清、民国从柳茹走出去的许多名人,都曾就读于此,办学历史近700年。

明代贡氏宗祠

贡氏宗祠,堂号名曰“萃涣堂”,是历代贡氏族人祭祀祖先、宗族议事的场所,是柳茹村的核心古迹,始建于南宋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的南庵祠,历经三四百年,虽不断修葺,依然衰败不堪,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文宪公18世孙西桥公首倡其议,在文宪公20世孙爱樨公无私奉献之村北圃地上,新建了贡氏宗祠,前后历经了八百多年的沧桑历史。

贡氏宗祠是苏南地区典型的“大门-中堂-寝堂”三进式祠堂构造,宗谱《祠产志》记载祠堂占地面积为“清丈律字四千一百五十一号宝地,三亩零一厘”,折合约1900平方米(现存面积1600平方米)。

祠堂建筑群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是照壁、前庭、第一进、中庭、第二进、后院、第三进,庭院东西两侧走廊将前后三进连接成一体,现共有21间房。前庭南院墙“黎阳世家”四字大照壁,东为“腾蛟”门,西为“起凤”门。中庭院内伴随祠堂建成,植下一棵银杏树,到2020年已有430年树龄。全祠1块御匾、11块横匾、8副楹联的背后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更显贡氏文化的深厚底蕴。

明代王公祠

王公祠,当地百姓又称之为“土地庙”。《丹阳县志》记载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丹阳南乡遭受蝗灾,时任知县的王志道,坐镇柳茹,身先士卒,指挥灭蝗,颇有成效。百姓感激王志道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为颂扬他的功绩,自发集资为他建造了生祠,有楹联为证:“万历年灭蝗灾丹阳县令惠泽民众,天启岁造祠堂里社百姓永敬恩公”。王志道得知这一消息后,为答谢柳茹村百姓对他的厚爱,特为王公祠写了“里社干城”匾额,悬挂于正大门上方,门旁楹联为“赫赫明明地,堂堂正正门”。

王志道为官清廉,后来调京任“左都御史”,当地人在祠内又添了“惠我无疆”“不显亦临”两块匾额,匾额下方的两根柱子上挂着一副楹联,上联为“除暴安良王

公志道怀里备公道”,下联为“惩恶扬善左都御史腹中无私心”。

清代眭氏节孝坊

全国保存最好的贞节牌坊之一,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距今已有270多年。据史料记载,丹阳处士贡荫三病逝后,妻子眭氏独身守寡20多年,毫无怨言地敬养瞎眼婆母终老,含辛茹苦地滋育婴儿长大成才。乾隆皇帝南巡镇江,闻奏深为感动,于是敕赐旌表,立牌坊昭彰,故而称之为眭氏节孝坊。

节孝坊构造为四柱三间五楼式,宽6.15米,高5.5米,由石灰岩和花岗岩卯榫连接成一体,当地称石灰岩为青石,质地细腻、耐风化、柔初性强,雕琢缕刻了大量祥禽瑞兽、奇花异草等吉祥图案。顶层屋脊正中装饰有石葫芦,谐音“福禄”之意,屋脊下方正中是圣旨牌,圣旨牌下方正中是“节孝坊”坊名匾额,坊名两侧短石柱上刻有“玉度可堪霜并净,冰心应与月同辉”对联一副,这是对坊主事迹的咏叹和赞誉,坊名下方大额枋刻录“旌表处士贡荫山之妻眭氏之坊”以及立坊官员名号和牌坊建造时间,大额枋两侧次间额枋刻有“贞明执操”“瑶池冰雪”八个楷书大字,最下方四根立柱基础用葫芦夹杆石稳固,整体气势雄伟。

清代火烧园

《贡氏宗谱·锦华、清华二公合传》记载: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盗贼蜂起”,柳茹村总管祠务的文宪公29世孙、爱樨公支脉、太学生贡锦华,与同房兄弟议叙贡清华,奉清廷之命训练地方壮丁,出钱帮助遭难族人,为清军秘密捐献草米,三年来村里安然无恙,大受县令嘉赏。

公元1856年,太平军攻打丹阳城,在南门外香草河边驻扎了一支军队。有一天,凶徒刘某私自带领“数十贼,操戈肆虐”,放火烧掉村中“友于堂”周围几十间木结构房屋,村中百姓,关闭圈门,“群起而逐之”,刘某“踰垣而遁”,留下“誓灭柳茹”的狠话。柳茹村一时“号哭之声,震於天地”,老一辈人提出派智士仁人去见太平军头目,阻止刘某暴行。锦华、清华二公“不顾身,不家谋,挺然而往”,半途遇到前往柳茹村报复的太平军,太平军头目被二公蹈死不顾、义愤填膺、慷慨陈词所折

服,立即撤回刘某斩首示众,一会儿又怀疑二公受清军指使,当众又杀害二公,留下警告牌:“刘某私出队伍,惨灭村庄,固当速禁,伊等胆敢亲临虎伥,恐泄军情,亦宜预防”。

太平军撤退后,柳茹村民将二公遗体运回,在祠堂进行公祭,并作《锦华、清华二公合传》载于宗谱,称二公“捐躯保族”“重于泰山”。从此,柳茹人就将“友于堂”周围那块焦土空地叫做“火烧园”,只准举办公共活动,不准建房,专门用来纪念锦华、清华二公。

清末老宅

漫步古村,遗散的门枕石、石墩子、石磨盘、石臼、石碾比比皆是,有精美的,有普通的,那是一道道与故园、老宅、守望相关的物语。清末民初的百年老宅遗存较多,约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25%。柳茹村现有老祖宗贡祖文传续的26条房系支脉,据村中老人回忆说大小堂轩约有20多座,1965年大多堂轩砖木被拆毁用来修建了柳茹大会堂。

村落内保存较好的清末民居,当属文宪公30世孙贡友芳家(川连公招女婿)。单体建筑坐北朝南,由北面一排三开间二层楼房、东西两厢房、南面门楼院墙构成一个四方天井庭院,四面墙体及人字屋面青砖灰瓦,外包青砖墙,兼具抵御风雨和防火功能。墙体砌筑形式分为三段式:窗台以下横向扁砌;窗台以上青砖空斗砌筑,内夹粘土,俗称“里生外熟”,既隔音又保温;东西侧屋檐以上青砖山墙外面抹白灰,可避免山墙顶部受风雨侵蚀,这是立面上的第三段。

南庵庙

《南庵祠堂记》记载贡祖文刚到柳茹,就为自己选好了墓地,即“卜柳茹之南以为佳城”。现称南庵庙的贡坟庵就是老祖宗贡祖文的陵墓所在,从南宋开始历经百年形成三进十五间规模。时至近代,后进毁于抗日战争,中进毁于1954年水灾,前进于1976年被田姓和尚拆毁。

祖文故居

老街巷中部尚存一块雕刻非常考究精美的宋代门枕石,文物研究者称这里很可能就是祖文故居,古宅荡然无存,仅留门枕石,依旧诉说着往昔老祖宗贡祖文隐匿岳霖的故事。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