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裕隆
“哎,来来来,老同学我们合张影,你表情萌一点嘛。”“哦,那我把脸‘蒙一点?’”“不是,不是,你Out了,萌一点的意思就是扮可爱……”六旬老人杨秀花(化名)宅家六年,最近参加同学聚会,回归到同龄人的队伍中,才发现自己像个“老古董”:网络用语听不懂,生活方式显老套,各方面都落后一大截。其实,在老年群体中,像杨秀花这样“落伍”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怎么就被同龄人给甩下了呢?
同学聚会,才发现自己真的“落伍”了
杨秀花退休前在我市一乡镇企业担任会计,退休后去成都帮着女儿带孩子。年轻时的杨秀花也算是“潮人”,身穿“喇叭裤”“的确凉”,烫发、美容、戴丝巾。如今,她一心带孙,除了下楼买菜,几乎断了和外界的各种往来。
去年4月,杨秀花回到丹阳,参加老同学聚会。当同学们都用微信转了活动经费时,她还用着“老年机”请同学替她先垫付。吃饭时,女同学都化着妆,拿着手机看视频、开直播,还有的拿着手机修图发朋友圈……只有杨秀花素面朝天,闲得发慌,才发现自己不合群。就连当年的同桌,现在竟然能写书法、学古筝、练瑜伽,让她刮目相看。回家后,杨秀花看着曾经的毕业照思考:跟她们比,自己像不像活在十年前?
都在进步只有自己“原地踏步”
2019年6月,杨秀花给当年的同桌打电话,对方一开口便邀她去旅游:“我们准备去马尔代夫,你去吗?”电话里,同桌向她介绍退休生活:“我在老年大学上瑜伽课,在社区担任网格长,一年出国玩两三次。”同桌问她这些年都在做什么,她只好回答:“带孙啊。”同桌又接过话:“我也带了四年多的小孩,买了很多育儿书,照着书做东西吃,常带他去游乐园,小孩子很好带……”杨秀花这才知道,为什么自己带孙那么累。
杨秀花现在通过电话跟同学联系,她打听到有的同学发挥余热,退休后参加社会组织,有的同学坐着邮轮去日本旅游。“原来是我放弃了自己。”杨秀花说,自己终于弄明白了问题出在哪,“大家都在进步,只有自己停在原地。”
“充电”让自己脱颖而出
与杨秀花正好相反,67岁的曹爱琴则是脱颖而出者。
刚开始曹爱琴只在社区跳跳广场舞。还自费去报了培训班,学交谊舞。如今她虽然很忙,但仍抽空自学烹饪、唱歌。她的生活方式向子女看齐,在智能手机开始普及时,她就学会了如何运用手机网购、滴滴叫车、美团外卖等。
曹爱琴渴望不断进步,今年又迷上了摄影,最近收到了儿子赠送的一台佳能300D单反相机。老人就拿着相机从家人、邻居、同事开始拍起,又走街串巷,拍城市景观,人生百态。为了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她又自学如何构图、图片处理等。她每天的生活,既充实又快乐。
“新老人”要有新生活
永远有人正年轻着,同样地,永远有人正走向衰老。如今,传统老人多数围着儿孙转,或是宅在家里,或是不再学习,而“新老人”展现的则是对新生活的美好追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个新时代老人?”是否称得上“新老年人”,关键要看思想观念和言行是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今年86岁的游本昌,依然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上,这位“潮老儿”,唱着“鞋儿破,帽儿破”,身着“济公”标志性的袈裟,手摇着一把破蒲扇,瞬间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他说,人生的成败决定于人生的态度,我演济公这么多年,从济公身上学到了四个字的人生哲学,那就是“无我利他”,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他人生的座右铭;央视军事专家“局座”张召忠自2015年退休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自己出书,还“触电”网络直播,这样的“局座”成为了中老年网红的代表,其原因就在于他有足够开放的视野、年轻的心态以及不断学习的劲头。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老年人想要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活到老,学到老。既要让自己的生命有长度,也要有厚度,余生才能生活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