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济困,与爱同行

核心提示: 当前,全市人民正昂首阔步、奔跑奋进在决胜高水平小康的大道上,但仍有一部分群众身处困境,生活质量还需提升、家居环境亟待改善。

本报记者 萧也平 魏郡玉

当前,全市人民正昂首阔步、奔跑奋进在决胜高水平小康的大道上,但仍有一部分群众身处困境,生活质量还需提升、家居环境亟待改善。为此,5月,“万善丹阳”APP开始启用,呼吁社会各界对全市因病因残因意外造成支出型特别困难且家庭成员无不良嗜好、口碑良好的家庭进行专门帮扶。如意慈善作为我市较大的社会公益组织,义不容辞地参与到了帮扶中去,认领了全市39户困难群众,并开始前期情况的调查登记。

 

许夕花一家日子过得太苦了,在如意慈善团队前往她家中了解情况时,许夕花刚从南京赶回丹阳,面对志愿者,许夕花忍不住泪意,她说女儿生病独自在南京的医院治疗,想去照顾女儿但家里离不开人,因为丈夫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孙子上五年级还需照顾,这所有的担子都压在她的身上。家中也早已没有了收入来源,前期给丈夫和女儿看病花去了百来万,车也卖了,还欠着外债20多万。“我们虽然力量微薄,但一定会尽可能地去帮助您,照顾您二老和小朋友。”如意慈善志愿者王国生动情地说道。

如意慈善一行还来到了许夕花孙子成涛所在的学校,向其班主任了解小成涛在校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小成涛好好学习,努力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为家人分忧。

“阿姨,您慢点走,我来扶您!”“阿姨,我给您扫扫地吧!”志愿者来到陈新娥家中时,看到陈新娥的身体状况以及家中十分简陋的设施时特别震惊,赶忙扶着拄着拐杖走出来的陈新娥坐下来,拿起扫把给家里打扫卫生。云阳街道大钱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陈新娥没有丈夫和子女,身体上的残疾更是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原本她还有部分视力,生活还算可以自理,但今年陈新娥身体状况越发不好,做了眼球摘除手术,另一只眼球也需尽快摘除,而这部分的费用都是靠哥哥、邻居凑出来的。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