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骏) “您好,请问是小贝(化名)的妈妈吗?我们发现您的孩子身上出现了一点红疹,怀疑是水痘初期的症状,麻烦您尽快带孩子就医。”近日,市民刘女士在工作时间接到了幼儿园老师的电话。事关孩子,刘女士急忙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幼儿园。然而,经过医生检查,刘女士的孩子只不过是出了点痱子,并不碍事,这让刘女士哭笑不得。“幼儿园老师检查仔细,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固然是好的,但由于老师并非医生,在判断上难免会出现偏差,因此耽误了家长的工作,这就很尴尬了。”刘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我市各幼儿园、早教机构陆续复课。然而,由于疫情尚未完全结束,部分家长并未将孩子送去学校,而不管是幼儿园还是早教机构,目前对于幼儿们的身体状况也十分关注。在已经复课的这些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老师不仅会在孩子们进校时进行相关体检,在一天的校园生活中,也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样,老师便会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对于家长来说,校园严格的防控措施、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无疑让人放心,但由于老师并非医生,在判断上难免会有偏差,这便会“闹乌龙”,影响家长的正常工作。
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今年上幼儿园中班,“之前受疫情影响,幼儿园一直没复课。后来,疫情形势好转了,我便立马送她进去了。”刘女士表示,她并非不担心孩子,作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是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另一方面则是她与丈夫平日里的工作繁忙,家中老人身体不好,无法帮忙带孩子。刘女士介绍说,当天学校的电话来得很急,她也吓了一跳,“孩子之前确实没有生过水痘,也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老师那么一说,我心里也没个准儿,好在最后是虚惊一场。”
由于擅离工作岗位,刘女士挨了公司领导的口头批评。但让刘女士感到为难的是,如果还有下一次该怎么办。“孩子身体出了问题,老师肯定得及时联系家长,但老师的判断并不一定准确,也许这样的‘虚惊’还会再来。在这件事上,家长为难,老师也为难。”刘女士说。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市民周女士将孩子送进了一家早教机构,没想到,机构老师频频“拉警报”。“上一回说孩子流鼻涕,嘱咐我给孩子吃点药。后来又说孩子连续打喷嚏,让我接回家休息。”周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是过敏性体质,前段时间,城市里有不少杨絮,这让孩子产生了这些症状,她让老师不必太过紧张。不过,机构老师并没有因此放下戒备。“早教机构老师为了其他孩子的健康着想,我十分理解,但我总觉得有些紧张过度了。”周女士说,“前后两回,经过在家观察,实际上都不是感冒。”周女士表示,她已经有些后悔将孩子送去早教机构了,奈何已交了钱,机构和老师也没有任何做得不好的地方,实在让人为难。
在采访中,对于校园严格“体检”,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绝大多数家长表达了支持。“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学校和老师的做法无疑是对的,但家长却难免因此影响到日常的工作。”有家长认为,关键在于对孩子身体状况的最初判断,“如果每个幼儿园和早教机构都配有医生,那就会极大地提高对孩子身体状况判断的准确性。不过,这对很多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来说或许有些困难。”
对此,有家长建议,一些没有配备校园医生的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是否可以与附近的医院进行联系,建立起一套应急机制。如果孩子症状轻微的,可以通过电话口述或者视频通话,让专业医生作出一个初步判断。这样做,不仅可以在特殊时期兼顾各个方面,即使在疫情过后,专业医生与校园的合作也可以为孩子们建立起一道快速、有效的健康“防火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