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

核心提示: 18日早晨,家住导墅镇小华村杨树塘的葛冬青起床帮儿子钱钢穿衣洗漱后,紧接着又辅助丈夫钱志荣穿衣洗漱,将二人扶上轮椅,葛冬青开始做早饭,打扫卫生。

儿子和丈夫相继患了小脑萎缩,她不离不弃坚持照顾二十多年——

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

本报记者 李潇 通讯员 张中勤

18日早晨,家住导墅镇小华村杨树塘的葛冬青起床帮儿子钱钢穿衣洗漱后,紧接着又辅助丈夫钱志荣穿衣洗漱,将二人扶上轮椅,葛冬青开始做早饭,打扫卫生。饭做好后,葛冬青又喂丈夫和儿子吃早饭,然后洗碗……这些事情刚做完,葛冬青发现儿子的裤子尿湿了,于是她又赶紧为儿子换裤子,再洗干净晾晒。像这样忙碌的早上,葛冬青几乎每天都在经历。她清晰地记得,自从儿子初中毕业后,原本幸福的家庭就被一系列变故击碎。

葛冬青今年67岁,已是满头银发,满脸皱纹,身材也很消瘦。今年41岁的儿子在26年前初中毕业后,走路歪歪扭扭,并且越来越不稳。当时一家人还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于是葛冬青和丈夫带着儿子去了多家医院检查,后来,钱钢被检查出患了小脑萎缩。

“钱钢的爷爷之前也是小脑萎缩,只是患病时已经70多岁。医生说这个病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没想到儿子年纪这么小就得了这个病。”葛冬青说,他们带着儿子去了多家医院看过,但都没什么效果,医生告诉她,这种病治疗的效果不佳,可以进行一些平衡训练,也可以口服一些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因为看病花掉了家里大部分积蓄,无法再四处就医,也没有能力送孩子去康复机构做康复训练。于是葛冬青和丈夫按照医生的建议,经常带着儿子做平衡训练,但并没有什么效果,病情越来越严重,“慢慢的,孩子无法走路了,只能常年坐在轮椅上。”

葛冬青告诉记者,2000年左右,钱钢的病情不是特别严重,她还能在外边打工挣钱,丈夫钱志荣则利用家里的拖拉机为村民干农活也能挣一些钱,家里的开销还供得上。虽然钱钢因为病情无法继续上学,夫妻二人本想着虽然这个病没办法治好,但至少孩子有父母一起照顾。

然而这种日子并没有长久。在钱志荣50岁时,也出现了和钱钢一样的病症。“忽然有一天他告诉我,感觉脚上没力气,走路不稳,那时候我就很担心他也得了这种病。”葛冬青说,让她崩溃的是,检查结果显示,钱志荣也患了小脑萎缩。

从18年前开始,本来由夫妻二人照顾儿子的状况变成了葛冬青一个人照顾两个人。

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儿子坐在轮椅上时也无法直起身子,紧接着是儿子和丈夫大小便失禁。两人相继患病,并且无法治愈,那时候有人建议葛冬青放弃父子俩,但葛冬青对丈夫和孩子不离不弃,坚持为他们购买改善脑代谢的药物。为了挣钱,在丈夫的病情不是很严重时,她还不时地在外边找些活干。那几年,除了生活开销和为丈夫儿子买药的花销外,葛冬青还能稍微存一点钱,但后来,钱钢生了一场病。

“有一次,我从外面干活回来,发现孩子的精神状况特别不好,于是立即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医生告诉我,孩子因为发烧,烧成了肺炎,必须要住院。”葛冬青说,这一次,钱钢在人民医院住了半个月,花了一万多元,“存的钱一下子花光了,还借了些钱。”因为丈夫的状况也一天天不好,无法再照顾儿子,葛冬青不能再出去打工挣钱,于是专门在家照顾父子两人。

由于一家人为人实诚,村民们也经常帮葛冬青搭把手,村委会还帮钱志荣和钱钢办理了二级残疾证。“现在,我家就靠领残疾补助度日。”葛冬青说,虽然生活过得很艰苦,但做人必须要讲诚信,那一次钱钢住院欠了一些债,葛冬青除了平时省吃俭用存下一些,加上种菜卖点钱,慢慢积攒,也将债务还清了。她告诉记者,欠着债,哪怕是一毛钱,她心里也会感到不舒服,而债务还清后,她感觉轻松了许多。

5月初,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得知这一家的情况后,立即组织志愿者进行走访。“葛冬青是一位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文化,但在孩子和丈夫相继生病后,她一直不离不弃,努力撑起这个家,她的这种精神感染了我们。”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走访过后,志愿者做了走访记录发到群里,很多人被葛冬青的行为打动了,“当天,如意慈善总队决定给予葛冬青5000元爱心款,既是帮扶,也是一份敬意。”

拿到帮扶款后,葛冬青感激万分,自己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穿,第一时间想的是怎么为丈夫和儿子增添点营养食品和为他们添置衣物。

钱钢生病后,一些人感叹这个家庭的不幸,钱志荣生病后,一些人又感叹,这家人的天塌了,但是葛冬青没有让天塌下来,她用单薄的身体和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

18日午后,吃完饭做完家务,安排好钱志荣午睡后,因为钱钢没有睡意,葛冬青推着他出门散散心,外面阳光正艳,葛冬青的身影越来越远,而那个弱小的身躯在阳光的照射下似乎变得越来越伟岸。

责任编辑:王渊
相关阅读: 肩膀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