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开业仍“相见无期”

核心提示: 相比于其他大多数行业,电影院到目前为止仍未按下“启动键”,因此错过了五一黄金消费周。

影院开业仍“相见无期”

大多数市民并不关心,年轻影迷期待值上升

图为市内一家影院仍处于停业状态。

记者 张敏 摄

本报讯(记者 张敏)相比于其他大多数行业,电影院到目前为止仍未按下“启动键”,因此错过了五一黄金消费周。那么,我市电影院大概到何时才能恢复营业呢?市民们的观影热情会受到影响吗?影迷们的观影习惯会因此而发生改变吗?记者进行了走访。

受疫情影响,我市影院从1月下旬开始对外暂停营业,一晃小半年过去了,眼看其他行业逐步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电影院却依然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记者走访我市幸福蓝海国际影城、中影国际影城等,得知影院方目前仍未接到开业通知。其中一家影院的工作人员表示,手中持有电影兑换券的市民,不必担心会过期,待影院恢复营业后可以延期使用。春节档未能如期上映的热门影片则可能排至暑期档。

那么,面对影院迟迟“不开门”,市民们的观影热情会降低吗?记者采访发现,大家对影院目前开不开门的关注度并不高,主要还是出于对疫情防控的考虑,大家对影院观影的安全感和信心普遍低于餐饮业。“个人认为电影院还是晚些营业比较安全,毕竟影院内属于较为密闭的空间,在疫情防控方面难度较大。”一市民说道。与此同时,也有少数市民持乐观心态,认为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小学生及幼儿都陆续开学了,电影院观影也可正常化了。

对于影迷们来说,错过春节档,再错过五一档后,会对恢复营业后的影院有较高的期待。“一些新上映且口碑好的电影,我一定会去电影院看,比如《唐人街探案3》《紧急救援》《姜子牙》和《夺冠》都是我非常期待去影院看的片子。”一位年轻市民如是说。

此外,也有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受疫情影响,工作发生了变动,导致收入减少,在生存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会缩减娱乐性开支,暂时不会去电影院等地方消费。“如果电影院恢复营业后,票价优惠幅度大,可能会考虑去电影院看电影。”一市民说道。

记者还了解到,长时间的“宅家娱乐”,让不少市民已经养成了通过线上、电视等方式观看电影、电视剧的习惯,但时间一长,且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选择面变宽后,“家庭式低品质”的视听弊端逐渐显现,难以满足广大观影者的视听需求,厌倦感随之而来。因此,多数追求“原声电影”的年轻人纷纷表示,看大片还是得去电影院。业内人士也表示,影院观影相比较在家观影而言,仍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