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无人清理布满灰尘,投放的市民也越来越少
图为华南新村小区内一旧衣服回收箱。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讯(记者 马骏)近段时间以来,天气渐暖,又到了换季的时候。每逢换季,不少市民都会将家中不再穿的旧衣服清理出来。留着占地方,扔了又可惜,如何处理,是件不大不小的麻烦事。这几年,不少旧衣回收箱被投放到居民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处理闲置的旧衣物,十分方便。这些通过旧衣回收箱收来的衣物,可以捐赠给有需要的人,或是集中起来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然而,近日,有市民致电本报民生热线86983119向记者反映,称一些旧衣回收箱如今无人管理,不仅成了摆设,有些甚至成了“垃圾箱”。
无人管理、灰尘堆积,旧衣回收箱成“垃圾箱”
“没看到有人来清理过,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衣物,即使有,估计也发霉了。”家住华南新村的陈女士说,“我前几天路过时,出于好奇,拉开了投放口的门,结果,一股异味扑面而来。由于有一块隔板,所以我看不到里面的情况。”陈女士告诉记者,小区里还有好几处地方都摆着这类旧衣回收箱,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灰色的。不知道是不是受疫情影响,这些旧衣回收箱一个个都布满了灰尘,乍看之下,与垃圾箱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丹句路附近一小区内,居民赵先生告诉记者,小区里刚出现旧衣回收箱的时候,大家还挺期待的,时不时有居民会把家中的旧衣物打包后塞进回收箱里,每隔几周也能看到有人来收集回收箱里的衣物。可不知怎么的,渐渐的投放的人越来越少,来收集的人也几乎看不到了。这些回收箱变得越来越脏,个别回收箱上印着的文字被灰尘盖住了,图案也掉色了。
从投放到现在,使用率越来越低
记者采访发现,居民小区的旧衣回收箱如今大多都受到了“冷落”,没人用、没人管,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家住开发区滨河路南侧某小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小区里刚出现旧衣回收箱那会儿,邻居们都很积极,那段时间,这些回收箱被收集清空后,很快就又满了,装满衣物的袋子从回收箱的投放口露了出来,有的居民甚至通过回收箱上的电话,喊人来收。可是渐渐的,投放的人变少了。
李女士认为,如今这些旧衣回收箱使用率直线下降,主要原因是人们开始怀疑这些回收箱的投放“初衷”。“我记得有一段时间,网上有关旧衣回收箱的新闻很多,主要是说一些公司投放这些旧衣回收箱,并不是出于爱心,而是因为私利,他们将这些收来的旧衣物加工后又卖出去,赚黑心钱。”李女士告诉记者,有段时间,她听说旧衣回收箱准备推出积分兑换活动,投放一定的衣物就能获得积分,投放者可通过积分兑换一些生活用品。在李女士看来,这样的活动让公益多少有些变味成了生意。李女士说:“在很多人看来,旧衣回收箱一方面能处理居民家中的旧衣物,一方面又献了爱心,所以很支持。当他们渐渐开始怀疑这些旧衣物的去向,大家的积极性便渐渐消散了。”
管理也应跟上爱心,让旧衣回收箱发挥真正作用
那么,这些居民小区的旧衣回收箱是否有人管理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旧衣回收箱,小区物业并不负责管理,市城管局也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记者从其中一个旧衣回收箱上找到了联系电话,拨打过去但并没有人接听。
旧衣回收箱看着不起眼,背后却有着参与捐赠者爱护环境、传递爱心的努力。如果只是简单往小区一放,后续的监管或是维护都不规范,难免会影响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业内人士建议,旧衣回收箱的管理也应跟上爱心,应尽快制定相关标准,保障旧衣回收利用有序展开;在财税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平台创新;强化内外监督,消除行业乱象。此外,不少人建议对回收旧衣流向建立“明白账”,做到有据可查,消除群众疑虑,让低碳生活、科学环保观念在全社会推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