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司法行政十大惠民实事项目公布

核心提示: 日前,我市发布2020年司法行政十大惠民实事项目

本报讯(记者 陈静 通讯员 蒋跃军)日前,我市发布2020年司法行政十大惠民实事项目,进一步强化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手段,让法治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这已是我市连续第4年推出司法行政惠民实事项目。

据了解,2020年司法行政惠民实事项目共有加强涉民生重点领域法治督察、助力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建成非诉纠纷解决综合平台、加强法律援助、深化法律扶贫专项行动、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专业供给能力、深入开展“法企同行”活动、加强涉外法律服务等10项举措。

在民生领域,加强立法民意征集,在三级司法行政站点普遍设立立法民意征集区,组建“立法民意团”,积极吸纳律师、社会组织和群众代表加入,到2020年底,立法民意征集区建成率达100%;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劳动保障、行政征收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的法治综合督察和专项督察,探索开展执法监督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不断提高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建成运行非诉纠纷解决综合平台,构建“分级诊疗”纠纷化解机制,全面运行非诉讼服务线上平台,着力提升家事、民事、商事、行政四大领域纠纷化解水平,为群众提供多形式、高效率、低成本的非诉讼服务。

在法律援助方面,加强民生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法律援助,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深化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负面清单试点,推动法律援助覆盖范围由低保人群逐步拓展至低收入人群,确保常住人口受援率在万分之十以上;深入推进法律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加大兜底脱贫群众的“一对一”法律帮扶,实现法律顾问配备率100%,有效解决因子女不赡养、权益保障不到位等致贫返贫。

此外,进一步完善“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各村(居)法律顾问在覆盖率达100%的基础上积极履职,并通过网络、实体及法润民生微信群,及时响应群众法律服务诉求;持续开展“法企同行”活动,为企业并购、知识产权、招标投标等提供一揽子服务,同时开展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为中小微企业、新业态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开展护航“走出去”企业专项活动,为涉外企业提供组团式、贴身式服务;开展民商事仲裁业务,拓展网络公共法律服务,推出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实现公证在线智能办理,打通公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据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以往相比,今年司法行政惠民实事项目突出了两大特色亮点:一是举措“细化”,十项惠民实事项目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具体要求和责任科室,详细且可操作性强;二是服务“优化”,着力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不断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