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鹏家庭农场赤松茸长势喜人

核心提示: 16日上午,记者来到珥陵镇中仙村明鹏家庭农场探访赤松茸生长情况,待表明来意后,农场主唐黎明便不由分说地邀请记者前往其试验田块进行观察。

本报记者 姚磊

“看,这一片都是我去年种植的赤松茸,现在已经有不少菌盖露头了。”16日上午,记者来到珥陵镇中仙村明鹏家庭农场探访赤松茸生长情况,待表明来意后,农场主唐黎明便不由分说地邀请记者前往其试验田块进行观察。

记者发现,与去年首次来访所看到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时试验田块中的稻秸秆已被风化成黑褐色,上面覆盖着一层细碎的泥土块。唐黎明说,这些秸秆基质早在去年11月底就全部铺设完毕了,当时铺设的厚度超过了50厘米,经过3个多月风吹日晒和菌丝体的生长消化,差不多只剩下了十几厘米。

正说着,只见他蹲下用手轻轻撩起一层秸秆,指着其中被秸秆覆盖的阴暗处招呼记者走近察看。“你瞧,这小小的红色米粒状物体就是赤松茸,刚露头没多久。它们的生长速度很快,我估摸着只要气温和光照合适,这个月的月底就能出菇了。”唐黎明说,就在前两天,相关专家曾来察看过,他们认为赤松茸的长势很不错。“说实话,我是第一次种植赤松茸,很多技术和经验都是现学现卖,最后能不能成功,我内心也比较忐忑。不过专家们认为它长势不错,那我也就放心多了。”

漫步在试验田中,记者观察到,田边有2垄秸秆基质上盖了一层白色的附着物,显得与其他露天种植的试验区格格不入。为此,记者向唐黎明提出了这个疑惑。“这2垄基质上覆盖的分别是无纺布和地膜,是用来与无覆盖区域做对照实验的。”唐黎明解释说,由于是在我市首次种植赤松茸,外地的种植经验不可完全照搬照抄,在种植过程中开展对照实验很有必要。通过对比,就能够了解到无覆盖以及覆盖哪种材料最有利于赤松茸的生长及出菇,以便为今后种植留下参考。

而对于经济效益,唐黎明显得并不特别在意。“理论上亩效益能达上万元,但是考虑到销售、市场、时令等因素,以及后期的深加工体系尚未形成,我这2亩田的试验品最后效益能有多少,还不得而知。”在他看来,种植赤松茸的经济效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对废弃秸秆回收再利用的生态效益,以及种植过程中积累的宝贵技术经验。

记者了解到,作为种粮大户,唐黎明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了20余年。从刚开始的小面积承包种植,到后来的稻鸭共作以及大规模承包种植,再到延长稻米产业链,发展自己的优质稻米品牌,唐黎明把种粮这条路走到了极致。面对粮食效益不断压缩、农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如果此次赤松茸的种植获得成功,定会助其打破发展僵局,开辟出一条崭新的致富之路。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