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核心提示: 以往的3月正是高中学子在学校拼搏奋斗的日子,如果不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早已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孜孜不倦地学习。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五中老师卜小东在忙碌中坚守——

守土有责 守土尽责

本报记者 张吴 通讯员 俞华

以往的3月正是高中学子在学校拼搏奋斗的日子,如果不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早已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孜孜不倦地学习。疫情导致延期开学,可孩子们的学习一刻也不能耽误,为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确保新学期课程教学的顺利有序展开,我市五中教师在校长眭金祥的统筹安排下,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远程直播、网络授课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给学生们送去了一场场高质量的在线教学课程。

五中的卜小东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刚进行网课动员时,她和其他同组老师就主动请缨,参加网络授课。网络授课,说起来简单,事实上在疫情时期还是有一定风险。首先,他们面对的是为了直播课程而不得不进行的每天从家到学校之间的往返,往返途中就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当时,为了达到更好的网络传输视频、音频效果,教育局要求五中专门在学校里设立一间网络教室,在这里直播授课,效果好于教师在各自家中开展视频授课。于是,从寒风刺骨的二月开始,每一个清晨,卜小东老师做好防护后一次次出发。

除了每日路上往返这一关,老师们还要面对网络教室的防疫关。由于网络教室是多位教师循环使用,而每位教师每天可能又会接触不同的人群,所以,教师之间也存在互相感染的风险。除校方安排的消毒等措施外,为了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卜小东和其他老师每天还自备消毒用品,全方位地对网络教室进行细致的消毒,从话筒到讲台,从投影仪到转换器,整个过程繁琐复杂。

另一方面,卜小东老师坦言,网络授课要承担的心理压力还真不小:很多网络授课是面对所有学生开展的,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在观看网络直播,还有偏远地区的学生也会通过网络观看学习,所以,一节课看似时间不长,但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用词都要慎之又慎,不能出现半点瑕疵和纰漏。她说,平日授课,是简单的一个班级内的师生关系,融洽自然;而网络直播课程受众面多,关注度大,因此,网络授课的备课时间要远远高于平日备课时间,甚至几倍之多。

就这样,冒着疫情的压力,卜小东老师和众多同事在繁复、枯燥中坚守,渐渐地,从冬日走进了春天。而居家的学生,也从刚开始上课时混乱、无序的状态,到今天已经“紧张有序、井然有序”。

记者采访时看到,卜老师的案头,学习资料如小山般堆积,有语文知识方面的,有写作指导方面的,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方面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她在疫情期间的一本工作笔记:厚厚的一个本子,已经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大半本之多,有每天网课的心得记录、得失分析、后续改进措施等等,更多的是一个一个学生的名字,每个学生名字的后面都有她和该生的通话时间,在电话中她会了解该生的学习状态、作业情况并给予学习建议……而在卜老师和学生所建的语文学习群里,记者又发现,常常深夜十一点多,她还在线上为学生答疑解惑,早上很早又在群里发布早读作业,反馈批改情况。

小小的几案,一张张“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骨干”荣誉证书塞满了卜老师的案下抽屉,她戴着口罩,在回答记者提问和回答线上学生提问之间忙个不停,好几次都搭错了话。采访接近尾声,她说道:“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不值一提,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而已……”采访结束后,记者走上街头,街边桃花已开,“折得一枝春在手,痴心已共小桃开”,春意萌动,心亦难免随之雀跃,“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记者回味着这句话。

细微而铿锵的声音划过天际,回荡在城市上空。这声音扯开了风暴的口子,拉开了春暖花开的帷幕,亦拉奏起校园琅琅书声的序曲……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