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职责,治病救人!——援鄂医生张小辉随笔

核心提示: 今天上午去了大冶市人民医院,自己被分到一病区,也是它们唯一的重症病区。

2月14日

今天上午去了大冶市人民医院,自己被分到一病区,也是它们唯一的重症病区。里面共30个病人左右,大多是呼吸氧和不好的病人。每个病人都需要吸氧,有的人鼻导管氧疗,有的人面罩吸氧,还有更重一点的病人面罩接无创呼吸机支持氧疗。

这个病区因为是临时建成,里面的医生成员也是各个科室都有,感染科、呼吸科还有神经内科……记得印象比较深的一位病人,老年74岁,有矽肺病史,入院时查CT两肺弥漫性病变(白肺),住院期间血糖也是不稳定,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异常,氧和一直难以维持在90%以上,且患者烦躁,无创呼吸机不配合。上午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江苏的几位医生一致推荐给患者上高流量吸氧,适当镇静缓解患者躁动,并给予一些液体管理、抗凝等相关的建议……经过处理后患者的氧和稳在了90%及以上。

一上午经过对他们科室的了解,他们的确是缺重症方面的医生,因为他们本医院重症科医生紧缺且需要担任本科室的工作,所以无法一直支援他们科,我们江苏的医生来了后大大缓解了他们的困难。我们也感觉特别欣慰,可以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就是一个科室的战友了,自己希望与他们同甘共苦,最终战胜疫情!

2月16日

今天的天气算得上是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自己也是晒到了久违的太阳,心情也就随着天气的变化变得舒畅起来。

下午吃过饭就跟随着队友来到了病区上班,因为病区有几个特别重的病人,还特意汇报了黄石指挥部。在下午时分,黄石指挥部的黄英姿院长亲自来到了大冶市人民医院,并对这几个重病人分别交代了治疗方案。

因为想第一时间为病人调整治疗方案,大家下午就准备再次进舱。在穿衣服的过程中,因为防护服偏大遮盖面部不紧贴,来自常州一院的刘主任,也是我们的队长,亲自帮我检查松紧度并粘贴胶布,穿完了也是左嘱咐右关照我们入舱后要注意的事项。心里真的是倍受感动。

来黄石之前大家天南海北互不认识,来了黄石大家齐聚一心,互相照应,这样的战友情让我们各自微薄的力量拧成了一股超级强大的力量。还有什么我们不能战胜呢?

2月17日

今天的天气依旧很好,上午8点准时到达医院参与交班。在交班中得知一位高龄老年病人晚上氧和一直不是很好。目前面罩加鼻导管氧疗,但是氧饱和度间断还是会掉到90%以下。加上本身心功能不全,营养不良,整体的状况就更差了。

交班后,大家急速商讨了治疗方案,还是用高流量代替面罩吸氧。商讨完了后,我就准备跟南通的一位战友一起进舱操作了。换好防护服手捧机器小心翼翼的来到病人旁边。老爷子费力的呼吸加上焦虑的眼神,明显状态不是太好。我跟队友迅速且有条不紊地把机器安装好参数设置好,顺利地把导管接到了病人身上。刚开始接上去病人的氧饱和度非常不稳甚至一度掉到了70%以下,自己心里也是高度紧张,但多年的ICU抢救的经验让我并没有慌张,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包括预备人工气囊的抢救措施。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老爷子的氧和有了上升的趋势,80%……85%……90%……终于达到了预期目标值93%。病人的神态也慢慢地转了过来,呼吸也逐步没那么困难了。我跟队友对视了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这时候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老爷子颤巍巍地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我们心里一阵暖流,赶紧也向他同样竖了个大拇指,并告诉他让他放心,会慢慢好起来的,一起加油!

有时候自己在想,医生治病救人天经地义,我们去拼搏去奉献不是为了想得到赞美。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去逆行,也不是为了得到英雄的称号,这其实就是我们的职责,就是那么简单,治病救人!

2月20日

今天的天气似乎有点热,因为上下班步行,微微出了汗。昨日有个病人插管了,我们医生的班都做出了调整,需不间断地有人去守护这个危重病人,所以也都没办法按班车时间坐车。只能步行代替,不过还好不到半小时的路程,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

也正是因为这个病人,现在我们每人每天都需进舱3到4个小时,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镇静镇痛的深度、每小时的出入量及随时需监测的血糖血气指标等等……高强度的负荷有时候会让人喘不过气,每次自己出舱时,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脱了口罩面颊也都是深深的勒痕。照镜子,感觉自己像是另一个人。不过再怎么变,自己看到的眼神始终不会变,依然那么坚定。

我一直相信,只要付出定会有回报。对于每一个病人我们都不会放弃,终会有守得云开见明月的那天到来,加油!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