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2019】免费白内障手术照亮她的人生路

核心提示: 刚刚过去的2019年,对胥萍来说意义重大,原本在高度近视和白内障双重因素影响下几近失明的她,在经历过一次由市慈善总会组织安排的免费白内障手术后,不仅世界被重新点亮了,而且今后的人生也将充满新的希望和可能。

本报记者 贺丽华 通讯员 张栋

o_1dtnibbg01f5e1kj5pql7ko1vp6c

图为胥萍在听手机上播放的故事,准备背下来后讲给孩子听。

记者 贺丽华 摄

刚刚过去的2019年,对胥萍来说意义重大,原本在高度近视和白内障双重因素影响下几近失明的她,在经历过一次由市慈善总会组织安排的免费白内障手术后,不仅世界被重新点亮了,而且今后的人生也将充满新的希望和可能。

胥萍今年50岁,是个性格开朗且善于言辞的人,过去在商场工作时,曾展现出了非常不错的销售能力,也因此深受领导重视。但六年前,她却突然辞去了工作,因为她的眼睛已经实在看不清任何东西了。

胥萍说,因为遗传了父母的高度近视,所以她的视力一直都很差。记得上幼儿园时,她便被安排坐在了第一排的位置,但实际上,她依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为此,她曾多次请求父母给自己配眼镜,但由于当时的家庭条件不允许,所以直到小学四年级,胥萍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副眼镜。

“记得我第一次配眼镜的度数就高达800度,而且这已经是医生特意给我适当降低后的度数,因为考虑到我当时的年纪太小了,担心度数太高会对我的眼睛造成伤害。”胥萍说道,戴上眼镜之后,她已经尽量遵照医生的嘱咐保护眼睛,但依然还是没能防止眼镜度数的攀升。

之后,从800度升到1200度,再升到1800度、2000度……随着眼镜度数一路攀升,到参加工作时,胥萍已经需要戴2000度的隐形眼镜,外加2000度的框架眼镜。

视力不佳,胥萍在商场里工作自然是不太顺利的,有时候会把标签挂错,有时候去仓库会取错货,但她凭借着反应快而且善于和客人沟通,所以一直保持着不错的销售业绩。

然而,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会全然看不清任何东西,整个世界只剩下灰蒙蒙的一片。立即前往医院检查后,她才发现原来自己竟不知在何时得了白内障,医生告知,在高度近视和白内障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她的左眼视力只有0.02,右眼更是只剩下光感,即使配再高度数的眼镜也无法再看得清,必须做手术才可以恢复一些视力。

但是,胥萍并没有接受医生的建议,因为这个手术的费用需要近万元,而当时她家的日子本就过得艰难,除了日常开销,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做其他事。无奈之下,她只好辞去了商场的工作,再尝试找一些简单轻松的活,但事实上,她连打扫卫生都不合格,这让原本精明能干的她感到很是沮丧。

四年前,她和现任丈夫的孩子出生了,之后她便待在家里专心照顾孩子。说是照顾,但其实更多时候只是照看,因为孩子在她眼里只是一团非常模糊的影子,许多事她虽然有心却无力,还得依赖他人,而她自己每天能做的只有将手机上播放的故事背下来,然后再讲给孩子听。

胥萍说,这几年,她的丈夫很是辛苦,在家的时候要照顾她和孩子,其他时候还要出去工作,这个家现在全靠丈夫一人苦苦支撑着。不过,也有让胥萍感到欣慰的事,那就是她的女儿格外懂事,知道妈妈眼睛不好,所以从来不嚷着让妈妈带她出去玩;当胥萍想要出去走走时,女儿也会用自己的小手牵着她的手,为她带路……

但对于未来的日子,胥萍始终感到很迷茫。直到2019年下半年,她突然接到所在社区通知,称市慈善总会组织开展了对本市特困家庭白内障患者进行复明手术的救助活动,她也被安排在内。于是,在2019年11月,她接受了手术治疗,之后右眼的视力恢复到0.2,原本灰蒙蒙的世界终于被点亮,人的影子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而且,医生表示,经过三个月的休养期后,她戴上眼镜还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如今的胥萍在家里每天都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少用眼,不提重物,耐心等待复查那一天的到来,同时也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期盼。胥萍希望,当视力条件允许后,自己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为今后一家人的生活增添一份保障,也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据了解,为全面实施慈善助残项目,助力残障人士身心康复,市慈善总会已经连续七年和镇江市慈善总会联动实施“慈善复明行动”,共对全市687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其中,2019年有125人得到救助。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