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孩子不让看手机就不吃饭 手机成瘾低龄化令人担忧

核心提示: 虽然用手机暂时解决了矛盾,但张晶却越来越担心:孩子这么小就手机成瘾,以后该咋办?

网络漫画图

本报讯(记者 马骏)“快点吃饭。”“妈妈,我要看‘抖音’。”“吃饭不许看手机,吃完了再说。”“不要不要……呜呜呜。”最近这一个多月来,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要在张晶(化名)家上演,而结局却总是相同的——张晶无法忍受4岁女儿的哭闹,也担心她不吃饭,不得不妥协把手机给女儿。虽然用手机暂时解决了矛盾,但张晶却越来越担心:孩子这么小就手机成瘾,以后该咋办?

家住江南人家小区的张晶今年29岁,几个月前,由于自己和丈夫的工作很是繁忙,张晶就将女儿送去了位于华南新村的父母家中,“反正离得近,方便去看,也方便我爸妈接送她上幼儿园。”

最近,张晶将女儿接了回来,但她发现,女儿有了一个坏习惯——沉迷玩手机。张晶说,女儿不再像以前在家时那样黏着自己了,而是动不动就拿起她的手机玩耍,自己有时候将网络关掉,女儿也会自己打开,“之前在她外婆家的时候,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我以为只是偶尔这样,我妈还给她打掩护,说她平时都不玩的。”

最让张晶难以忍受的是,每天女儿吃饭的时候,除了早餐会乖乖地吃,每天晚餐时间,女儿就要求张晶把手机给她,就如本文开头所述,如果不给手机,女儿就会不停地哭闹,一口饭也不肯吃。而当女儿如愿获得了手机,她会熟络地打开某个手机App,不停地翻看各种短视频,边看边咯咯地笑,看到专注的地方还会停下吃饭的动作,有时候甚至会抱着手机和饭碗到茶几上边看边吃,张晶说,现在,女儿吃一顿饭要花1个小时。

对此,张晶的丈夫很不以为然。“他居然说,孩子就是看手机觉得新鲜嘛,给她看就是了。”张晶说,让她更无语的是,自己爸妈和丈夫都是一个态度。当自己将女儿的坏习惯说给母亲听后,母亲最初不肯承认,后来才说:“现在孩子喜欢看手机超过玩玩具,节约了很多买玩具的钱。再说了,就许你们大人不停地玩手机,孩子就不能玩了吗?”

张晶对此却充满深深的担忧,她说,孩子才4岁,如此沉迷手机,她担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也担心长期盯着手机屏幕,会影响孩子的视力,“但是我又管不了她,我总不可能不让孩子吃饭,真是难啊。”

近日,记者也采访了多位年轻家长,他们的孩子年龄从3岁至10岁不等,其中绝大多数家长表示,自家的孩子平时喜欢玩手机。

市民郑女士的孩子今年9岁,郑女士表示,平时上学的时候,她是不让孩子接触手机的,怕耽误了学习。不过,只要孩子去他外婆或是奶奶家时,总是拿着老人们的手机玩,老人护着孩子,她也不好管,只能约束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市民蒋女士告诉记者:“我平时在家带孩子的时间多,不会让孩子沉迷手机,但我经常会看到年轻家长将手机给孩子玩。我有个朋友带她女儿来参加聚会,她的女儿4岁,安安静静不吵不闹,原来,朋友在女儿一到场,就用手机播放动画片给女儿看,我觉得家长采用这样的方式有问题。”在蒋女士看来,现在手机成瘾低龄化现象十分普遍,“我妹妹2岁的女儿已经迷上了用手机看动画片,而家里带孩子的老人又总是满足孩子的意愿,对此,我妹妹经常向我诉苦,在孩子的哭闹和手机的妥协之间,她实在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针对这一现象,业内人士指出,手机不仅让成年人越来越离不开,对于好奇心十足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吸引力十足,但实际上,手机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让孩子正确使用手机而又不沉迷其中,才是对孩子最佳的引导方式。业内人士建议,首先,父母应该做好榜样。有些父母一边和孩子说“再玩手机就打你”,一边自己玩得不亦乐乎,这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尽量少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尤其是开启各种娱乐模式;其次,规定使用时间。小孩子一玩起手机就容易忘记时间,父母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玩手机时间,到点就准时收回,甚至可以借助一些App来设定“儿童模式”预控时间;另外,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出去玩耍,或是让孩子从琴棋书画中找到自己的爱好,用兴趣爱好转移对手机的依赖。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