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有这群老伙伴真好!”

核心提示: 几天前,家住司徒镇荻塘曾甲村的85岁老人曾炳根从市人民医院出院了,想起自己从电动三轮车上摔下来后得到了很多村民的关爱,于是他拨打了本报民生热线86983119,希望通过本报向村民们表示感谢。

老人在外边摔倒,村民第一时间赶到并将他送往医院,对于他们的关心,老人很是感动——

“在村里,有这群老伙伴真好!”

本报讯(记者 李潇)几天前,家住司徒镇荻塘曾甲村的85岁老人曾炳根从市人民医院出院了,想起自己从电动三轮车上摔下来后得到了很多村民的关爱,于是他拨打了本报民生热线86983119,希望通过本报向村民们表示感谢:“他们时常关心我,让我觉得心里很温暖,也让我十分感动。”

14日下午,记者来到司徒镇荻塘曾甲村,找到曾炳根时,他正和一群村民在一起喝茶聊天,村民不时询问着他摔伤后的恢复情况。曾炳根告诉记者,9月20日中午,他骑电动三轮车去镇上交电费,在回家的路上不慎摔倒。“我到了缴费网点后,才知道每两个月才要交一次电费,所以我是白跑一趟,原本打算直接回家,但当时时间还早,我就想顺便在外边转转,一直骑到临近丹徒的一个村,不知怎的,头突然发昏,一下子就摔了下来。”曾炳根说,他当时感觉浑身疼痛不已,因为附近没有人,从地上爬起来后,他立即给同村的村民曾德金打了电话。

“当时我们4个人正在活动中心搓麻将,接到电话听说老哥摔倒了,大家立即放下手里的麻将赶了过去。”曾德金说,因为曾炳根年纪大了,两个儿子平时又都在外边上班,所以村民们对他都比较照顾,“我们赶到时,看到他摔得挺严重,于是立即合力将他扶上车送到人民医院,并通知了他的儿子。”

“当时我摔倒的地方附近有一个小村子,住户不多,在等德金他们赶来的过程中,我还踉跄着去这个村子里找人帮忙,可惜一个人也没找到,如果不是他们几个赶过来,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曾炳根说,“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多处摔伤,鼻梁骨骨折,需要住院治疗,他们便帮我办了住院手续。”

曾炳根告诉记者,荻塘曾甲村有100余村民,由于年轻人基本都在外工作,所以村里大多是老人。“去年年底我老伴因病去世了,村里的人担心我孤单,所以晚饭后他们都会来我家陪我聊聊天,平时一些老伙计还会拉着我去搓麻将、散散步。”曾炳根说,虽然两个儿子在工作之余也会轮流回家照顾他,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村里的老伙伴们陪伴着他。

采访时,一位村民骄傲地称,一直以来村民之间的关系都十分融洽,不管谁家遇到了困难,大家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大家互相帮助,小村才会更和谐,生活也才能更幸福。”这位村民说道。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