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游半生见证船运事业“破浪前行”

核心提示: 张春生出生于导墅一个贫困家庭,在家中排行老四,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20岁参军入伍后情况稍有改观。

本报记者 陈晓玲 通讯员 蔡静

o_1dlh7atib1rm513h4ntctsjpafd

图为张春生竖起大拇指为祖国送上生日祝福。

记者 陈晓玲 摄

 

人物档案:

张春生,1949年2月12日出生于丹阳导墅。1969年参军入伍,1975年退役后到当时的镇江地区轮船公司工作,成为一名轮船驾驶员,1996年镇江地区轮船公司改制后来到新成立的丹阳市航运公司,2004年正式退休。数十年来,木船变成了铁船,承载量、动力、速度等都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不仅见证了船运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见证了沿江沿河多个港口城市和丹阳水路交通的快速发展。

“驾驶轮船的近30年里,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水上‘漂泊’,退休后平常无事时,我喜欢站在大运河或者香草河边,看运输船只来来往往,最近几年更是一有机会就会到以前去过的城市的港口看看,真是难以置信,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作为一名为船运事业奉献一辈子的“老船长”,张春生感慨自己就是船运大发展的见证人,也目睹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中国速度”。

张春生出生于导墅一个贫困家庭,在家中排行老四,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20岁参军入伍后情况稍有改观。1975年退役后,张春生到镇江地区轮船公司工作,成为了一名轮船驾驶员。“驾驶轮船需要考驾驶证,我大概花了10年时间才考到。”张春生说,“我一不懂水性,二又晕船,而且驾驶轮船还需要懂得辨别风向、水流方向等,所以刚开始上船工作那几年很是难熬,但想到能改善生活,我就一直坚持。”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张春生驾驶的轮船还是木制船,主要负责将货物运往江苏徐州、南通,浙江,安徽铜陵,上海等一些沿江城市。“那时候的轮船运输就是用一艘木船作‘头’,后面拖着10艘承载量60吨左右的船,我负责驾驶‘船头’。”张春生回忆说,“到1980年以后,木船渐渐被淘汰,改用铁制船,承载量能达到100吨以上,速度也提高了,但和现在的船相比,还是很落后,去一趟上海要花上两天的时间。”

在镇江地区轮船公司工作了近21年,张春生几乎都在水上“漂泊”,经常十天大半个月的不着家,在家待着的日子也屈指可数,“作为开船人的妻子,真的很不容易,当时在船上工作的人社会地位并不高,妻子在忍受这些的同时,把家里都照料得很好,很感谢她。”

1996年,镇江地区轮船公司改制,在丹阳成立丹阳市航运公司,张春生回到丹阳工作,才得以趁有空多回家看看。“丹阳船运最鼎盛的时期就是大力开发建设上海的时候,那时候水泥、黄沙、钢材等各种建筑材料需求量大,船运是首选,所以周边有港口的城市运输都很繁忙。”虽然随着个人运输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丹阳航运公司受其影响无奈在2000年进行了“撤退”,张春生因此提前退休,但他觉得,能经历丹阳航运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他这一生最为宝贵的财富。

提前退休后,张春生拿着每月320元的待岗补贴开始另找工作,他去常州工地做过门卫、去上海老年公寓做过保洁员……而他所去过的这些地方都是当“船长”时在船上看到过的地方,现在“走近”它们,他觉得很不一样,而这些城市的发展也让他不禁感叹:“以前上海沿江都是芦苇,现在高楼大厦林立,港口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只能说国家各个行业发展得太快了!”

2004年,虚龄56岁的张春生正式退休,2007年,他结束在外的奔波回到丹阳安享晚年。“这些年,我每天一有空就会到河边上走走,大运河变宽了,河边长廊也弄得很好看,河面上的运输船只来来往往,我心中也是感触颇多,我们丹阳的地理位置很有优势,现在的水陆交通都很发达,发展也很快。”张春生笑着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更是越过越好,你看我,成家时两手空空,现在在城里有了房子,领着退休工资,还有各种保障,可以说衣食无忧,以前是想办法把肚子填饱,现在是要想办法让自己饿肚子!”

当记者拿出手机准备给他拍照时,张春生也从口袋里拿出一部智能手机,告诉记者他最近学会了智能手机的很多新功能,也算是追上了潮流。“我记得以前在船上,根本没有任何通讯设备,一出去就等于失联,如果要联系只能等到下船后去邮局打电话,一等就是大半天,你看现在,一部智能手机走天下,打电话、视频、付钱……有了手机什么都不用担心,生活变化真是太大了。”张春生颇有感慨地说,“现在祖国繁荣富强了,人们的生活也越过越有滋味,我这一生,可以说‘酸甜苦辣’都经历过,值了!”

o_1dlh7caimjl212d312uq1hcpkn736

责任编辑:汤剑蕾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