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家庭农场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

核心提示: 昨天上午,从市农业农村局传来好消息:我市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又添8位新成员。到目前为止,我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达470余家。

全市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达470余家,其中,省和镇江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已超过100家

家庭农场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王小莉

5d7003359854e

珥陵镇大施村史建国家庭农场在种植水稻的同时还发展生猪、草鹅等养殖,通过走种养结合之路打响了农业品牌。去年,该农场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萧也平 摄)

昨天上午,从市农业农村局传来好消息:我市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又添8位新成员,它们分别是司徒镇王春苟家庭农场、司徒镇天源家庭农场、延陵镇翔广家庭农场、珥陵镇小夕家庭农场、吕城镇曾伟林家庭农场、陵口镇文平家庭农场、访仙镇周国正家庭农场和丹北镇大江果园家庭农场。至此,全市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总数已达30家。据该局经管站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我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达470余家,主要有粮食类、种养结合类以及部分园艺类、水产类、畜牧类农场。其中,省级和镇江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已超过100家。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全市农户承包面积的55%,涌现出了一批特色示范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是继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后又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后,作为苏南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我市把发展家庭农场作为“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多措并举,着力扶持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地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家庭农场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早在2013年,我市就在镇江市第一个出台了做好专业大户认定管理和家庭农场工商注册登记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使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有了具体的认定标准或“门槛”,此举在全省也是领先。我市明确提出,家庭农场是指具有本地农村户籍的经营主体,且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必须符合“七个有”,即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技能,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紧密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有家庭生产经营的风险保障机制,有特定的地理区域限制,有良好的生态效益。2014年,我市还专门出台了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文件,从财政、税收、用地、信贷、保险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扶持政策,并严把审核关,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相关部门还帮助家庭农场量身定做“保证保险贷款”,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场主的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共性难题,而且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职业农民,并吸引了一批“80后”“90后”主动回归农村,推动了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高效化生产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延陵镇宝林村志南家庭农场通过积极发展稻鸭共作富硒大米,创立了自己的“延林大米”品牌,并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每亩稻麦两季每亩净收益达到了1000余元。

“农二代”加盟家庭农场,还给“只会种不会卖的父辈”带来了互联网思维。云阳街道32岁的农场主张伟是一位“80后”,2013年,他回村种地后组建了云阳瑞田农机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一方面为社员和周边农户开展农业全程机械化服务,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帮社员直接与农资厂家联系采购化肥、农药,一年能为农户节省费用3万元左右。同时,他还主动对接有关大型粮企,根据烘干后的粮食水分含量进行收购。今年夏收,共收购社员和农户小麦200吨。张伟说,为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变单纯卖原粮为卖稻米,去年下半年,他还开设了自己的小型稻米加工厂,并注册了“瑞田”牌稻米商标。“通过微信和网络发布,我一年能加工销售大米100多吨,基本上是企事业单位食堂和一些超市、饭店等订购,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促进家庭农场规范化发展,通过挖掘家庭农场的发展潜力,鼓励其做大做优农业特色。继续完善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引导农户承包土地合法有序向家庭农场流转,充分保障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权,保障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引导农场主进一步拓宽家庭农场的从事领域,努力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或转型为服务型农场,通过走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之路和走精品化、品牌化路线,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农业综合效益。此外,还要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名录,对家庭农场进行动态化管理,做到优胜劣汰。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