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也要展翅翱翔
——八旬丧偶老人用音乐“谱”出快乐晚年
本报记者 魏裕隆 通讯员 显春
在凤凰新村22栋大楼内,有一位老人在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然而他并未因丧偶而郁郁寡欢,而是从悲痛中走出来,积极面对生活,用音符谱写出快乐的晚年生活。
丧偶夜夜枕落相思泪
2018年,杭光亚的老伴王蓝青因患食道癌去世,享年75岁。都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可是再深的感情也抵不过自然规律,夫妻终究会分别。也许先走的人,不会再受伤病的痛苦,但另一方却始终在悲伤中难以自拔。老伴刚去世的时候,杭老几乎天天无法入睡。他躺在床上,脑子里反复展现的就是老伴生前的印象,每一句话、每一个心愿、每一刻笑容。“她好像知道自己要走!”空荡荡的房间内,身穿淡蓝色短袖衬衫的杭光亚,慈眉善目,哽咽着边说边从客厅中用颤抖的双手拿着与老伴的合影照片,眼泪止不住地滴落在相框上。
无法接受老伴突然离开的打击,杭光亚那段时间总是郁郁寡欢。他一个人住在两室一厅的房子里,以前与老伴总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很热闹,现在老伴离去,屋子空荡荡,心里更是空荡荡的。“经常听老人说起‘老来伴儿,老来伴儿’的,当时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老伴去世了,才觉得孤独是多么可怕。”杭老说,老伴去世的第一个星期里,他有好几次都梦见老伴,哭醒来后又独自等待天亮。
用音乐疗伤 跨过“丧偶坎”
今年82岁的杭光亚从教四十多年,从行宫中学退休后,他就和音乐结缘,与老伴在一起的时光里,演奏伴唱,每天的生活都很精彩。苦闷至极的他,拿起手中的笔,作词谱曲,写下了对妻子的思念,对晚年幸福生活的向往,以此慢慢走出相思痛苦的阴影。
“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未经过专业的学习。但我的歌代表了我的心,也代表着我对老伴纯真的爱。”凭着对老伴的相思和对音乐的热爱,杭老写下了《老伴路上》《念妻吟》等多首歌曲。他知道,自己写的歌虽然没有多深的艺术性,但创作的歌曲源于平凡的生活,源于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老伴的想念。歌里每一句词、每一个音符,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杭光亚拿出电子琴,对着曲谱弹唱着,唱出了心中的感慨。渐渐地他发现,每天用音乐抒发情感,自己不再失落,情绪也一天天好转起来了。双手间弹出的音符,像是一剂良方,让杭光亚对自己的生活又有了重新的认识。“有时候我弹着琴,就忽然觉得老伴来到我的身旁,随着我的琴声轻歌曼舞,并悄悄地对我说:‘替我多活几年,去看看美丽的丹阳,享幸福的晚年,好吗?’”
积极面对生活 替老伴而活
“现在的我不是一个人,老伴永在我心里。”杭老说,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失去了几十年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老伴的确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现实 , 必须冷静地劝慰自己 , 对老伴最好的怀念就是自己多保重身体 , 更好地生活下去。这也是老伴的心愿,是老伴希望的结果。经过女儿和儿子的悉心照料和安慰,他调整了心态,决心要好好活下去,替老伴儿逛没逛过的公园,看没看过的花,完成她未完成的心愿。
现在,每天一起床,他就会弹起电子琴,然后回到屋里跟老伴儿“汇报”今天哪棵树又开花了,哪里又有了新变化。如今,杭光亚快乐地说,他正像老伴儿希望的那样生活着。
欢迎读者投稿《老人天地》,可以是您的生活事、情感事、隔代教育、人生感悟等,字数在600~800字之间。
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年龄+详细地址+邮编】
电话:13912812976(微信同步)
投稿邮箱:williamz402@126.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