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丹阳县中学生邀请恩师再聚会

核心提示: 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近日一场特殊的师生聚会在巴菲特餐厅举行。原丹阳县中1966~1968届的初中毕业生,时隔半个世纪,专门举办联谊会,邀请当年的两位老师参加。如今师生均已双鬓染霜,白发苍苍,最年长的罗修善老师已90岁高龄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情终生难忘

原丹阳县中学生邀请恩师再聚会

吴苏南 摄

本报讯(记者 魏裕隆 通讯员 马新生)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近日一场特殊的师生聚会在巴菲特餐厅举行。原丹阳县中1966~1968届的初中毕业生,时隔半个世纪,专门举办联谊会,邀请当年的两位老师参加。如今师生均已双鬓染霜,白发苍苍,最年长的罗修善老师已90岁高龄了。

记者走进餐厅内,看到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围坐在大厅内,相互辨认并交流着。“我们都是属于‘老三届’知青同学,原先不少同学和老师们都有过几次小型聚会,这次我们联系上了51年未见面的罗修善老师,扩大了聚会范围,圆了大家的思念情。”此次聚会的组织者杨俊民向记者介绍说,罗修善老师今年已90岁了,身体依然硬朗,行动自如。虽然岁数大,但罗老师说起话来思路清晰,声音洪亮。“当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在省电台工作,没多长时间就下放到丹阳县中和丹阳师范学校教音乐。之后,又在江苏广播电视台担任记者、编辑,如今随子女在澳大利亚生活。”回忆当年校园青春岁月,罗修善感慨,那时候生活艰苦,办学条件极为简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她就抄写曲谱,分发给每个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不仅如此,她还教学生们唱一些如《英雄儿女》《上甘岭》《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电影插曲,教唱中如果发现有音乐天赋的好苗子,就重点培养。 在县中就读书,有很多事情令老同学们难以忘怀,至今记忆犹新。71岁的王丹凤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她对数学课很感兴趣,数学老师秦汉光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授课明白易懂。尤其是上课时幽默风趣,课后还耐心辅导学生,说话轻声细语,给人以百问不烦的印象。时光一晃已过去半个世纪,当年的师生们得以重聚,倍感亲切。

记者了解到,虽然“老三届”们都已白发苍苍,行动也已迟缓,想到生命的易逝,同窗相见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些年他们总是在创造机会,尽量每年都有一次聚会。现在大家还建了一个微信群,随时互通有无。畅谈期间,许多老同学拿起话筒,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激动地具备与老师高歌欢唱,大家彼此分享着当年的青春年华,倾诉着如今幸福的晚年生活。同学们虽然都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但看上去个个精神头儿十足,其中还有部分人退休后加入社会组织,发挥余热。聚餐过后,大家依然觉得意犹未尽。老同学们还与两位老师约定:今后如果有机会还要再次聚会!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