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虞瑜方)随着高考结束,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将陆续展开,根据往年发案规律,现阶段正是高考诈骗警情多发时期。为此,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近期务必提高警惕,仔细了解高校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程序,不要轻信“非正规渠道”的各种招生消息,一旦遇到利用高考招生进行诈骗的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据警方介绍,去年高考结束后不久,市民杭先生便接到一条短信,称“家长您好,请参考以下各地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正巧杭先生的儿子刚参加完高考,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打开了链接,想了解一些相关信息,但没想到根据提示操作后,一条条扣款短信随之而来,随后绑定在手机里的一张银行卡共被转走了2万余元。杭先生愣了一会,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赶紧报案。
警方在以往侦查工作中发现,这类诈骗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散布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等虚假信息;伪造军校招生公文、公章,假冒军校领导、军队高级干部等身份蒙骗考生和家长;出售内部招生指标,向考生和家长吹嘘掌握招生计划、扩招名额、学校内部指标等,只要交钱即可入学;套取录取信息,通过邮局、快递公司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服装费等打入某银行账号;通过查询系统了解录取情况,把正常投档录取说成是自己找关系和朋友花钱疏通关系才得以录取,以此向家长索取钱财。
为避免误入此类“高校招生”陷阱,警方提醒学生及家长:首先,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核查录取信息,警惕“高招”诈骗。其次,网上报名时,及时核查招生高校的招生资格,考生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注意辨别其内容和形式。最后,收到诈骗信息或遇到可疑分子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若发现已经上当受骗,要注意保存证据线索,并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