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五十年,已不知救过多少人

核心提示: 在司徒镇吴塘村裔甲村,提起裔圣秀这个名字,大伙儿都竖大拇指。他是“乡村医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裔圣秀五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行医五十年,已不知救过多少人

——记乡村好医生裔圣秀

本报记者 旦平 通讯员 司宣

在司徒镇吴塘村裔甲村,提起裔圣秀这个名字,大伙儿都竖大拇指。他是“乡村医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裔圣秀五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1968年的9月10日,年仅17岁的裔圣秀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赤脚医生生涯。谈及为何那么小选择去当一名赤脚医生,今年68岁的裔圣秀回忆道,这都源于自己的父亲。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是一名老中医,曾在南京中医师资培训班上过课,医术高超。15岁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学校停了课,不知道做什么,他便跟父亲学习针灸和中草药。

解放初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医科专家奇缺,一时培养不出那么多有医学方面专业的医生,贫穷落后的年代,生病感染的人很多,那个年代,在乡村里,赤脚医生就应运而生了。

裔圣秀一开始只能医治一些头痛脑热,跌打损伤等小病。时间一长,他不满足于自己粗浅皮毛的医术,除了跟父亲学医之外,他还自己找医术方面的书籍学习,他深知,只有更多地学习本领,才能救死扶伤,挽救更多的生命。

那时候,缺医少药是常见的事,但是裔圣秀克服重重困难,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不管深夜还是风雨交加的日子,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自己治得了的,就一心一意尽力去治。自己治不了的,就建议送医院治,有时还亲自陪着送去,遇到中途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理。

“当时,附近三个大队,只有我一个赤脚医生,有时候晚上从这家刚回来,又被叫去另外一家,一晚上就这样奔波结束。”裔圣秀说,当时村里道路都是土路,不下雨走走也好,下雨下雪就完蛋了,到了天亮,自己穿的老棉鞋老棉裤都冻得硬邦邦的。

“虽然那个时候条件很艰苦,但我自己很开心,因为我帮助了人,有一种成就感。”在裔圣秀的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的一次出诊挽救了一条本已走向死亡的生命,这就是乡村医生的意义。

有天晚上将近11点,裔圣秀刚看完电视准备睡觉,忽然有人把门敲得很响,开门一看,一个汉子敞着棉衣,脸上汗水直流。他气喘吁吁地说,自己的老婆难产了,要裔圣秀赶快去。裔圣秀顾不得多想,“救命如救火”,他急忙背上药箱,衣服一披,连扣子都来不及扣,跟着他就跑。走在路上,冷风一吹,裔圣秀浑身猛地一抖,赶忙向来人打听产妇的情况,才知道产妇已经难产了一段时间,请了个接生婆,仍然没有用。

“我一走进产妇房间,地上都是血,心想坏了坏了,连忙打开药箱,拿出工具,做了紧急处理。”裔圣秀说,当时情况很危急,稍微晚一点,产妇就会失血过多,幸好自己做了紧急处理后,止住了血,便赶紧让她家人送她到市里医院去,最终母女平安。如今,那户人家的女儿也早已嫁了人,有了孩子,至今还时常感谢裔圣秀当年的帮忙。

由于医术高超,知名度大增,1998年,裔圣秀被借用到司徒镇卫生院工作,而后恰逢机遇,转了编制,一直到2012年在司徒镇卫生院光荣退休。2012年11月18日,是裔圣秀退休的日子,当天他很忙,因为他还在家接待了8位病人。

“其实不光是当天很忙,在往后的一两个月,天天都有人上门来找我看病。”裔圣秀感慨地说:“当初怀了一颗悬壶济世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今我虽然退休了,但是我仍然想着做一些事。哪里需要我,我会第一时间站到哪里。”

如今的裔圣秀退休闲赋在家,他多年从医练就了一手绝活,那就是针灸,技术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远近闻名,常常有人慕名前来请他治疗腰肌劳损、跌打损伤,一根小小的银针就能手到病除。

从医50年,一颗悬壶济世心,这是裔圣秀一生最真实的写照。问他救过多少人,他笑着告诉记者,哪还记得清啊!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