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老来“青”

——记“鸿喜鹊”中老年公益合唱团

核心提示: 他们纵情歌唱,陶冶情操;他们忘记了年龄,焕发了青春;他们以歌会友,唱出晚年幸福;他们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又快乐,他们就是“鸿喜鹊”公益合唱团的成员们。

-5a3b6279812ce522

本报记者 魏裕隆 通讯员 吴鸿喜

图为合唱团参加“歌唱祖国,镇在追梦”合唱比赛

通讯员 吴鸿喜 摄

他们纵情歌唱,陶冶情操;他们忘记了年龄,焕发了青春;他们以歌会友,唱出晚年幸福;他们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又快乐,他们就是“鸿喜鹊”公益合唱团的成员们。

据了解,合唱团是文化馆公益性质的老年文艺团体,由退休职工和老干部组成。从2017年成立至今,该团队目前有男女团员60多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其中年龄最大的67岁。

“半路出家”学唱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优美的歌声在文化城活动室内回荡,歌唱者声音洪亮,激情高亢。合唱团正在排练《我和我的祖国》,走进活动室内,合唱团的成员们个个精神饱满,引吭高歌。指导老师右手弹钢琴,左手打着节拍,嘴上喊着:“嗦拉嗦,发咪来……”说起合唱团的建立,有着多年指导经验的负责人吴鸿喜介绍,本着为群众文化服务,迎合中老年人对唱歌的需求,他组建了公益合唱团队,通过组织歌唱团队,打造我市具有公益性质的中老年文化团体,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团队里有些成员是自发前来,还有的是朋友推荐,他们非常热爱音乐,但是都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扎实的音乐基础。”艺术指导庞晓红说,一开始,很多爱唱歌的人加入进来学习唱歌,有些人基础非常薄弱,还有些人虽有一点音乐基础,唱歌时却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也有些人常常跑调,每个人的水平都参差不齐。为了提高成员的唱歌水平,她耐心为队员纠正发音、形体指导、教导发声识谱等,让成员们逐步提高演唱技法。不仅是庞晓红,钱霞雯、崔晓平两位团长以及吴鸿喜老师的妻子,也为成员们付出了很多。

唱出快乐和健康

“我们是到这来找快乐的,因为只有开心了,大家才能健康长寿,而且以快乐的状态出现,还能感染周边的人,让他们也快乐起来。”成员老王说,唱歌有很多好处,除了能陶冶情操之外,还可以提高艺术修养和气质。唱歌对人的心理健康很有益,能使人忘掉烦恼,舒缓情绪;唱歌不仅对人的精神健康有益,对身体健康同样是有好处的。

今年62岁的吴阿姨说,三年前她喜欢跳广场舞,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发现跳舞越来越力不从心,跳舞对她来说已经不太合适。于是,她选择了唱歌。自从参加了合唱团后,她感觉唱歌易学好懂,还可以得到艺术享受。如今通过参与其中的歌唱活动,听到那嘹亮美妙的歌声,那种快感真是溢于言表。而且,合唱是一种集体活动,也能增强老人的集体意识,排除了孤独感。

合唱团成了老人乐园

如今,这支老年合唱队在我市已小有名气,有很多企业和单位都邀请他们来演出。近年来,合唱队参加各类比赛和演出,获得了很多奖项。他们不定期进社区、乡镇,还到敬老院、养老院义务演出,为老年们带去欢快。最近,团队还参加了“歌唱祖国,镇在追梦”合唱比赛。

队员们在合唱团里建立起的友谊,不仅成为了歌友,也成为了生活中的好朋友,大家还经常在一起聊天、吃饭聚会,相约到KTV练歌。吴鸿喜介绍,“我们每周都有活动安排,有时还要出去演出,成员们觉得比以前上班时还要忙,但大家很高兴,因为我们的生活过得很充实、快乐。音乐让我们快乐,也希望能在一起更好地共同享受音乐之美。”

 

相关阅读: 老来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