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考冲刺,有的家长为孩子乱开药
这种“聪明药”千万吃不得!
本报讯(记者 溢真 通讯员 孙红娟) 一则《我吸毒了,我妈喂的!》的新闻近日引发网友热议。原来一位外地的母亲,为了提高上高三女儿的成绩,为她配到了“聪明药”,而这种聪明药竟是管制类的精神科药物。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潘生英主任医师提醒,目前所说的“聪明药”随便乱吃就是嗑药,长期副作用就是伤脑,上瘾。
潘生英介绍,所谓的“聪明药”其实指的是进口的莫达非尼和国产的利他林两种药物,属于严格管制的精神药物,它们都属于处方药,并且是用于抑郁症、持发性嗜睡和多动症等疾病的治疗。“利他林就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药。”潘生英介绍,该药作用于皮层和皮层下神经元,包括丘脑在内,能制止孩子好动,使其安静,延长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这种药对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症的儿童有帮助,但是有食欲减退、头痛头晕、失眠、运动障碍、恶心等副作用,如果患者确有需要,也应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现在的网络上还把一些临床上用于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以及脑外伤等引起的记忆与智能障碍的药物放大宣传,宣称是“聪明药”,而这些药都不是能随意服用的。这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毁孩子!由于家长不具备鉴别这些药的能力,加上有望子成龙这一心理,还可能让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潘生英提醒家长,人的智商受到遗传、家庭环境、后天教育、社会实践等多因素的影响,而且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要考出好成绩更是没有捷径可走,智商已定型。除了智商外,对于数月后即将步入考场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合理定位目标,保证该有的睡眠,一张一弛,从容地走向考场,或许更利于孩子发挥。而且考前家长应以不改变原先的环境为宜,盲目要求孩子服药这一举动,反而会增添考生焦虑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