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气氛已淡亲情余温长留

核心提示: 在珥陵镇扶城村谢庄自然村,记者为百岁老人芦氏拍下了一张全家福。照片里,子孙簇拥、满脸笑容的场面表现出浓浓的亲情,传递了家的情感与幸福。

本报记者 魏裕隆 通讯员 陈梅霞

图为百岁老人芦氏

一周看点01

记者 裕隆 摄

一周看点  记者 裕隆 摄

记者 裕隆 摄

春节假期结束了,短短几天的相守,很多人或许在家还没有享受够节日的欢乐,就要再次离开,挥手与父母告别。很多人为了记录幸福时光,都会拿起手机拍照,定格瞬间。在珥陵镇扶城村谢庄自然村,记者为百岁老人芦氏拍下了一张全家福。照片里,子孙簇拥、满脸笑容的场面表现出浓浓的亲情,传递了家的情感与幸福。

家人合影 其乐融融

“来,来,来,大家看这里,1、2、3,茄子!”大年初三下午2点左右,珥陵镇谢庄村一屋内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芦氏老人迎来了自己的第100个春节,老人自己也很开心,为此还特意穿上了喜庆的红色棉衣,与家人拍了一张合影。据了解,芦氏生于1920年,老伴42岁去世,育有三个女儿,现如今都已70多岁了,最大的孙子已是53岁,最小的重孙也2岁了。芦氏平日里闲不住,90岁时还能自己做饭、在村里串门与人聊天,现在腿脚虽已不灵活,听力、视力不如从前,但头脑仍很清醒,记忆力很好,村上哪户人家的名字她都能叫得出。“春节就是团聚的日子,这次能集中来拍照片,大部分的人都到齐了很难得。”77岁的大女儿盛秀梅说,过年大家能聚在一起不容易,有些人甚至一年也就见一次面,子女孙辈们平时工作都很忙,所以趁着过年放假了,大家一起来陪老人过年。

长寿有何秘诀 开心快乐 身体力行

“我妈妈心态平和,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以前经常教育我们如何善待别人,把助人为乐,作为人之常情。”72岁的三女儿盛锡梅表示,母亲一直是心胸开阔,从来不与人计较,邻里之间相处得很好,左邻右舍也评价百岁老人与世无争、乐观随和、勤劳善良。“能活到100岁,我自己都感到惊讶,虽然我年纪老了,但能起来走走,就尽量走走。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真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的关心,现在我不愁吃不愁穿,子孙又非常孝敬我,我很知足了。”老人边说边笑,脸上幸福满满。

生活有规律

“我妈妈生活很有规律,饮食比较清淡,喜欢吃米饭、粥、蔬菜,肉吃得较少。”一般早饭吃一碗粥加一个馒头,中饭和晚饭吃些米饭和汤面。虽然耳朵听不大清楚,但口齿清楚,说话流利,儿孙辈、甚至重孙辈的生日,她都记得很清楚。”女儿盛锡梅说。

“虽然我们大家平时工作忙,过年也就见一次面,有什么事情大家都是手机联系。我们非常关心奶奶的生活,时不时都会打电话回来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孙辈们表示,从小奶奶就教育他们,百善孝为先,要孝顺父母,珍惜家人。这次,他们通过拍全家福这一活动,更是感受到了家庭的和睦温暖。芦氏现在靠着72岁的三女儿盛锡梅与女婿生活,平时也从不吃什么保健品。看着手中全家福照片,老人感慨:现在有了照片,就能天天看看他们了。说起对老人的祝福,孙辈们说,只要老人健康长寿,就是他们全家最大的福气!

亮您观点,说您想说,我们都愿倾听!

欢迎读者投稿《老人天地》,可以是您的生活事、情感事、隔代教育、人生感悟等,字数在600~800字之间。

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年龄+详细地址+邮编】

电话:13912812976(微信同步)

投稿邮箱:williamz402@126.com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