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叫哥,过年叫叔……

核心提示: “以后咱们各叫各的,你管我叫爸,我管你叫哥。”这是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一句台词,听起来有些荒诞,但在现实的社交场所中,却存在着因为称呼混乱而带来的尴尬。

平常叫哥,过年叫叔……

社交场上称呼略显尴尬

本报讯(记者 李潇)“以后咱们各叫各的,你管我叫爸,我管你叫哥。”这是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一句台词,听起来有些荒诞,但在现实的社交场所中,却存在着因为称呼混乱而带来的尴尬。

大年初三,周铭(化名)和父母一起去走亲戚,半路上遇到了一位在工作中认识的朋友,因为较为熟悉,且只相差十岁左右,他们之间便以兄弟相称。然而,尴尬的是,周铭的父母也认识他的这位朋友,并且他还是父母的远房亲戚,且和父母平辈。“按照辈分来说,我应该叫他表叔,但是在之前打交道的过程中,我都叫他哥。见面时,我叫他哥,他叫我爸哥,那一刻尴尬到了极点。”

像周铭一样,在社交场所因为称呼而带来尴尬的不在少数。开发区某单位的朱先生也很烦恼,他告诉记者:“我是一名科员,出去的时候很多人叫我科长、主任,甚至有人叫我局长,我感觉芒刺在背,虽然我每次都说我只是一个小科员,但仍旧有很多人‘敬’称。”朱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在饭桌上遇到一些人,喝酒之后就喜欢称兄道弟,“比我大几十岁的人,也会叫我兄弟,甚至很多人还说我和他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感觉这些人一点都不真诚。”上个月,朱先生和他单位的办公室主任一起出席一场活动,因为在场的人他比较熟悉,很多人都上前称他为朱主任,而忽略了真正的主任,“这次,还让我和主任之间产生了间隙。后来,不管是什么朋友,我都坚持要求他们直呼我的名字,或者叫我小朱。”

社交场所称呼太乱,很多市民都深有感触,除了极少数人觉得能融洽相互间的关系外,绝大多数人表示反感。“作为企业员工,因为经常跑业务,很多人叫我刘经理、刘总,还有人打趣叫我刘董,每次都感觉他们是在取笑我,但又没有什么好办法,比较苦恼。”“这样‘敬’称,要是被我们领导听见了,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想!”“大家都是有名有姓的,不必要称呼什么主任,什么总的,虚伪!”“这种人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浮夸、浮躁的人。”“社交场上都是套路,那些和你套近乎的人,今后很可能就是有求于你的人,我并不是说我不帮助别人,但是用这种方式,我很反感。”

记者感言:

社交场上,感情沟通很有必要,但无需生拉硬扯上各种关系,因为这种方式下的朋友关系不牢靠。那些关系好且感情长久的朋友必定都是以诚相待,没有虚假和浮夸,所以,对他人真心,才能换来别人的真心,而虚伪和浮夸,只会带给你泡沫一样的关系。做人,应该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朋友才会越来越真,路才会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