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施工高空坠物砸坏楼下阳光房玻璃,吓坏居民——
高空坠物 小区居民应该如何避免?
图为玻璃被砸坏一个洞以及7楼因施工掉下来的混凝土块,阳台上的碎玻璃狼藉。
记者 李潇 摄
住在小区的居民,不免会遇到楼上掉下来的东西,或者瓷砖掉落等情况,带来安全隐患,给生活造成困扰,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居民应该怎么处理?怎么提前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期“家居·生活”版,记者和您一起来探讨一下与此有关的问题。
本报讯(记者 李潇)“只听见‘砰’的一声,我家阳光房的玻璃被砸了一个洞,混凝土块掉下来,差点砸到了我家孩子。”昨日,家住迎宾路某小区的居民王涛(化名)告诉记者,顶楼施工掉下混凝土块,险些砸中人,他希望住在楼上的家庭在施工时,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高空坠物意外砸坏玻璃
“14日上午,我们正在阳台休息,忽然间阳台的玻璃房顶被一块混凝土砸了一个大洞,混凝土和玻璃渣掉下来,当时孩子正在窗子边上看书。”王涛告诉记者,14日上午,因为楼上的住户施工钻洞时,一块圆柱体的混凝土掉了下来,“砰”的一声,他们一家人吓了一跳,当时这块混凝土砸坏玻璃之后,又从这个洞里掉了下来,“幸好没有砸到人,也没有砸坏其他的东西。”
事情发生之后,楼上的住户赶紧赶了下来,给王涛一家人道了歉。因为施工人员是物业请来的,所以当时物业也赶到了现场,并且承诺承担修理费。“楼上的住户、施工人员和物业的态度都蛮好的,我们并没有产生什么矛盾,但我们真的是被吓到了。”王涛说,一般的施工人员,应该具有基本的安全常识,这样低级的错误不应该犯,“幸好掉下来只砸坏了玻璃,你想想,要是这么大一块混凝土,掉下来砸到了人,会是什么后果?”
因为玻璃预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王涛家中的这块玻璃已被清理,目前还空着。
高空坠物应该如何维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虽然我市高空坠物的情况已经很少,但是其他各地屡次发生高空抛物的这种行为,这直接反映了市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和安全意识还存在着很大问题,而且高空坠物问题所造成的其他社会影响力其实也是非常恶劣的,也有很多的网民已经对高空坠物砸坏玻璃窗维权的这件事没有信心了。那么高空坠物砸坏玻璃应该怎么维权?为此,记者采访了江苏万善律师事务所薛芸律师。
薛芸表示,如果不能查明是哪一家丢的东西,可以把一栋楼的居民全都告上法庭,连坐赔偿,这个在我们国家是有先例的。根据相关法律,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以外,有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因此,如果楼上住户向楼下扔出的垃圾给行人或车辆造成伤害的,即使没有人愿意承认,也需要一起承担法律责任。此外,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高空坠物砸车要报警吗?
高空坠物事发后必须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及警方报案,若找不到责任方,才由保险公司来处理。保险公司会派人到现场“定损”。比如一般车主一定要购买车损险才能进行“高空坠物”索赔。但需提醒车主的是,在一般的高空坠物理赔中,如果砸中的仅仅是车玻璃,需要车主购买单独的车辆玻璃损坏险方能理赔。
法官提醒:停车时多观察周围环境,尽量躲开可移动栅栏、玻璃多的建筑物以及刚栽好的小树附近。如造成财物损坏,要保护现场、拍照取证并通知相关人员。尽快确定坠落物来源,并及时与责任人协商处理。若协商不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高空坠落物件侵权损害的案件,利用过错推定原则,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对自己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主张权利人需证明已有的伤害事实及所受伤害与物品坠落有因果关系即可。
行人如何防范高空坠物?
作为行人,应该如何避免高空坠物?首先,要从源头杜绝,那就是不主动抛物,因为这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第八十七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业主还应当注意检查房屋。从高空坠下的物体小到纸巾、果核、牙签,大到晾衣架、烟灰缸、花盆,更让人触目惊心的还有钢板、防盗网等庞然大物。几个需要定期检查的点:门窗边沿螺丝和窗框是否出现松动脱落,外窗玻璃是否变形、破裂或发生松动,查阳台、天面等悬挂物是否松动,阳台种植植物、花盆等是否有坠落风险,外墙渗水情况。
除了这些,还可以购买高空坠物险。这样可对自家高空坠物砸伤路人给予赔付,窗框、花盆等因意外从自家中坠下导致他人受伤或他人财物损毁,而因这事件需负法律责任的费用将可获赔偿。甚至您所住楼宇范围内发生高空坠物,而无法确定肇事者,由此经法院判决由相关住户分摊的费用将可获赔偿,此附加险提供最高5万元保额。
那么行人如何防范?走路时注意关注警示牌通告,一般经常坠物的路段常贴有警示牌等标志,注意查看绕行。尽量走内街,如果行走在高层建筑路段,尽量走有防护内街等,可增一分安全保障。刮风下雨天更要注意,如沿海地区城市,多暴风雨天气,是坠物的高峰期,更要小心观察。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