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周师傅家豆腐作坊里一派繁忙景象。
记者 李潇 摄
本报讯(记者 李潇 通讯员 刘联芳 虞国庆)有句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每到年前的这段时间,开发区前艾新民村周师傅家的豆腐作坊就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人从各个地方赶来加工豆腐。
豆腐,不管是对老年人,还是对于年轻人而言,既是可以变化万千的美食,更是一种离不开的年俗,只不过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没有自己准备豆子去找师傅磨豆腐的习惯了,都是现吃现买。但在前艾新民村,每到年前,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们都会带着豆子来到周师傅的豆腐作坊磨豆腐。
“其实家里几个人吃不了几块豆腐,多数都是送给子女、亲戚朋友的。我家上月初已经磨过一次豆腐,都吃得差不多了。前两天,住在城里的妹妹跟我说,乡下自己磨的豆腐好吃,所以今天我又来磨一些,回头再给她送去。”村民李大妈笑着对记者说道,“买的豆腐总归没有现磨的豆腐香,所以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自己买豆子磨豆腐。”
束大爷今年63岁,他的电动三轮车上装满了6大桶豆腐,他一边启动电动三轮车,一边乐呵地说:“我今天磨了116斤黄豆,豆腐要给十几家亲戚朋友送去,这一送完,剩下的虽然不多了,但是心里觉得很开心,总归是有种过年的气氛,如果年前吃完了,我可能还要再来磨一点。”说着,和周师傅打过招呼后,束大爷便骑上电动三轮车离开了。
记者看到,这家豆腐作坊的主人周师傅一直忙着手头的事情,还有其他几位帮忙的村民在忙着过滤去渣、煮沸、加压成形等,前来磨豆腐的人也不时地去搭把手。
磨完几桶豆子后,周师傅趁着一点空隙时间点上一支烟,抖擞精神。几分钟后,他站起来跺了跺脚,掐掉小半支香烟继续投入工作。“我们夫妻俩磨豆腐已经磨了18年了,现在一年的收入大概有个十来万,也算是通过双手发家致富奔小康了。”周师傅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是上菜市场买豆腐吃,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欢自己磨的豆腐,“绿色健康,味道更香,吃着放心,有小时候吃的那种豆腐的味道。”
不一会儿,又有两位村民前来磨豆腐了。周师傅一直忙碌着,他说,每到年前的这段时间,都会很忙碌,但他很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