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 乡情浓郁

核心提示: 2018年12月28日,“岁月如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丹阳市民间文学艺术成果回顾展”在我市美术馆开幕,这是我市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民间文学艺术展览活动,也是我市文艺界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举行的系列活动收官之作。展览以图片、文字、作品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丹阳乡土文学和手工绝活,受到了市民的瞩目。

山花烂漫 乡情浓郁

——我市民间文艺成果回顾展侧记

本报记者 殷显春

图为展览现场

记者 显春 通讯员 周海燕 摄

2018年12月28日,“岁月如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丹阳市民间文学艺术成果回顾展”在我市美术馆开幕,这是我市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民间文学艺术展览活动,也是我市文艺界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举行的系列活动收官之作。展览以图片、文字、作品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丹阳乡土文学和手工绝活,受到了市民的瞩目。

民间文学:乡情弥漫  特色鲜明

黄酒是如何成为丹阳特产的?张邋遢是如何把宝塔从练湖背到东门的?汤展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回答了这些问题。

民间文学历史悠久,正是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根系”。改革开放后,我市对民间文学开始了系统整理发掘。早在1981年,丹阳县民间文学编委会就开始汇编《丹阳民间文学集》。1984年,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关于编纂出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通知下达后,丹阳首先举办培训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挖掘、搜集、整理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资料,完成三套集成编纂任务。1985年冬,省民文协会专家带领丹阳民文工作骨干,深入云林乡进行示范性采风,编印了云林乡民间文学资料本。1986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丹阳民间故事集《梅子与丁郎》。此后,我市成立了三套集成领导小组,进一步在全市掀起采风高潮,先后历经八年,共采录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1000多万字。各乡镇经过筛选,收入资料本的有317万字。经筛选整理,收入民间故事130篇,歌谣118首,谚语2000多条,共30万字,编印成《丹阳的传说和歌谣》,编入镇江市卷本统一出版。

由于三套集成采风、编辑出版工作,涌现了一批优秀民间文学工作者,催生了协会的成立。1987年7月7日,丹阳县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更名为丹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臧辉南当选为首任理事长(主席)。

民间文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因年代久远,随着民间老一辈的故去,民间故事传说成了需要抢救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次展览中,除了展出早期的民间故事集《梅子与丁郎》《强盗鸟》《丹阳风情》等外,还展示了近年来我市精心编纂的汤展文传说、史料集《奇才汤展文》,以及近年来编印的《曲阿民俗》《丹北民间故事》《谜乡云阳》等。云阳街道文体中心和云阳谜社还在现场布展了有奖猜灯谜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民间艺术:百花齐放  争奇斗艳

民间艺术也是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民间绝活。人文荟萃的丹阳,给民间艺术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这次展出的民间艺术涉及正则绣、天鹅绒、邮票拼贴画、农民画、刻瓷、烙铁画、剪纸、木雕、舞龙、泥塑、面塑、二胡制作、毛笔制作、风筝等十多个门类,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蔚为大观。

据了解,丹阳的民间艺术整体水平位于镇江前列,在省内外乃至全国有名。30多年来,我市吕存正则绣、韩荣庆邮票拼贴画先后获得过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多人次在刻瓷、正则绣、红木雕刻等方面获得江苏省民间文艺最高奖“迎春花奖”,其他获得全国、省级民间艺术展览金、银、铜奖以及其他奖项的更是不计其数。

目前,几乎所有的民间艺术已经被列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封缸酒酿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则绣、天鹅绒织造技艺、赵氏二胡制造技艺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大批民间艺术家成为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置身展览,正则绣的绚丽夺目,农民画的五彩多姿,刻瓷的古朴典雅,邮票拼贴画的匠心独具,泥塑和面塑的生动灵活,尽收眼底。现场展示的仿古典红木家具更是相得益彰,弥漫着文化气息。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戴玲就是一位从小耳濡目染天鹅绒织造的年轻传承人,她说民间艺人所从事的一些艺术活动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比如天鹅绒就是男耕女织当中的“织”,但如今不再是只满足穿着方面的需求,更多的是承载了文化。她说,近年来她在天鹅绒领域取得的一些成绩让她看到了未来的前景,也更坚定了做大做强打造文化名片的信心。

民文传承:走进课堂  后继有人

令人欣喜的是,我市民间文学艺术这朵奇葩,在丹阳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可谓后继有人。

我市董永传说、汤展文传说等民间文学题材,多次被改编搬上舞台演出,面向社会、走进校园。而民间艺术更是落地生根,走进了学校,面向广大青少儿。

来自青海的安有芳,上世纪九十年代来丹阳谋生,因一手泥塑绝活,受聘到开发区中心小学任教。如今,她和郑静老师两人,分别以泥塑和剪纸,成了我市正则小学的民间艺术传承的带头人。我市正则绣名家石贝、方美珑、周海燕,烙铁画名家张铜初等人,先后受聘到特殊教育学校、华南实验学校、丹凤实小等学校任教,培养了一批民间艺术能手。其中,张铜初老师培养的孙红芳,目前已经完全独当一面,成为我市烙铁画领域的新一代代表性人物,其作品近年来不断获奖。

由于传承民间艺术上的突出成绩,近年来,市特殊教育学校、丹凤实小分别被江苏省、镇江市和我市分别授予民间艺术传承基地。

目前,我市丹凤实验小学已经申报丹阳市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建设本土文化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设了丹凤龙、乱针绣、烙铁画、面塑、风筝、剪纸等多个民间艺术门类,每周一次,每年培训1700多人次。目前,该校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这次展览中,许多学生作品参展,许多学生还撰写了传承心得。

这就是传承的力量。从事民文工作40多年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东辉认为,繁荣民间文艺重在挖掘抢救和传承创新,只有将濒临失传的优秀民间传说、歌谣和谚语,整理成文字出书才能永传于世,只有通过老中青民间文艺家的传承和发展,才能焕发出时代的光彩,使之不但走出丹阳,还能享誉海内外。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