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西乡独有的两种民俗

核心提示: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一方人共守一方民俗风情。自古以来,丹阳西乡人民有着多姿多彩民俗风情,其中新郎背着新娘脚踩麦草走进洞房和妻子用小车接送丈夫就是西乡地区独有的民俗风情。

■滕九令

独轮车上的民国夫妇照片

殷显春 收藏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一方人共守一方民俗风情。自古以来,丹阳西乡人民有着多姿多彩民俗风情,其中新郎背着新娘脚踩麦草走进洞房和妻子用小车接送丈夫就是西乡地区独有的民俗风情。

新郎背新娘踩麦草进洞房

很早以前,新郎是背着新娘脚踩麦草走进洞房的,后来衍生为红白喜事脚踩麦草走进走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下虽有人们用红地毯替代麦草迎接客人,以示礼仪的庄重和客人的尊贵。但新郎背新娘脚踩麦草进洞房的民俗时有袭用。据传,此民俗源于河阳三桥的爱情故事:名震江东,飒爽英姿的孙策(孙权之兄)爱上天生丽质、貌美如花的大乔(当朝太尉乔玄长女),因战事吃紧未迎娶。建安三年,一天晚夏的清晨,浓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身着便衣的孙策带着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京口(今镇江)飞速向曲阿(今丹阳)进军。当进军至三桥村附近,后湖(今练湖)边上的羊肠小道弯曲狭窄,加上浓雾之下又看不清道路,为了尽快从西门悄悄潜入城内,他顾不得自己立下的军纪,便率领部队抄近道从农田里,踩着秧苗进军,恰巧被大乔发现。大乔从旁边冲出来严声喝道:“你是何人!竟然踩踏我们辛苦种下的秧苗!”孙策自感惭愧,当即双手抱拳,诚恳道歉:“姑娘,前方军情紧急,我们逼不得已,才践踏了乡亲的秧苗,待战事平息,我一定回来认错,愿意接受你的处罚!”

战事平息后孙策第一件事就是和大乔在三桥村举行婚礼。新婚当天,新郎孙策受到新娘大乔的处罚,孙策背着大乔在全村转上一圈,然后,踩在铺平麦草的地上走进洞房。大乔解释说:“孙策不仅是新郎官,还是父母官,要牢牢记住老百姓种庄稼的辛苦。”

妻子用独轮车接送丈夫

旧时,司徒地区人多地少,迫于生计,许多家庭的男人只好赴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地经商或务工,妻子体贴丈夫在外的艰辛,当丈夫回家或外出,均用木质结构的独轮车(俗称小车)接送。

独轮车由车轮、车身、车辕三部分构成。车身中央向上有突出部分,是用一楞一楞的木条隔开竖着,俗称“车楞背”。它的作用是运货可避免货物直接触碰滚动着的车轮,载人可以作依靠扶手。妻子为了使丈夫坐在小车上舒适,就在车楞背的一边捆绑一张小靠背椅子,作为丈夫的“专座”,另一边放置丈夫的物品。西乡是高岗丘陵,高低不平,羊肠小道的泥土路,且有些路的两旁是沟塘,妻子在这样的路上,用独轮车接送丈夫,既要有推车的本领,又要有胆量。

送丈夫外出时,妻子情意绵绵,依依不舍。一别数月,终于盼来了丈夫即将回家的消息。约定的日子到了,当天妻子头上扎一块自织的深蓝色线条盖头巾(长1.2尺,宽0.8尺),包在头上形成屋脊,腰间束一条自制的青蓝色土布围腰,上面绣着各式花纹,脚穿一双自做单布鞋,推着小车来到火车站、船码头、汽车站等约定地点等候丈夫。丈夫一到,久别重逢,心情激动。妻子双手叉开紧握车辕,肩套农家编织的挂绳,用力推着车轮向前滚动,丈夫手撑黑布阳伞坐在小靠背椅上,妻子推车,丈夫莞尔,边走边聊,互诉衷肠,回家的路不觉得漫长。车轮吱吱呀呀作响,奏响着爱情曲,成了路上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西乡妇女以自己的勤劳贤惠,做好贤妻良母,赢得了四乡八邻的称颂。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