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营造最美环境

核心提示: 2019年1月1日起,我市在指定区域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丹阳城有望安静下来了。

周竹生

2019年1月1日起,我市在指定区域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丹阳城有望安静下来了。

毫无疑问这是我市主城区和近城区居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之所以说大事,因为涉及到的人多,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丹阳人要面对。风俗习惯改变不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百年来延续的习俗,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一朝改变,难以适应。贯彻执行绝非一纸行政令可以奏效。因为理解的人十分理解,十分配合,坚决支持,而不理解的则一时难以理解,难以改变,难以配合。

颁布禁放令,要求很明白。一个禁字,一声令,一刀切,一锅端,一把抓,谁都不允许,这实属无奈。因为不把门堵得严严的,死死的,但凡有一条小缝,只要一个人还在放,就造成你可以放,我为什么不可以放,你放了,我为什么不放,大家都放了,我也跟着放。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会把规则的缺口砸开。

颁布禁放令,道理很简单,理由很清楚,时机已成熟,民意很充分。因为任何风俗习惯在时间岁月面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变化了,习惯就要跟着时代走。从大城市到周边城市都这样做了,上级文件精神建议这样做了,主流民意希望这样做了,我们能不这样做吗?

对千百年来的民俗移风易俗,禁放烟花爆竹,主流民意集中到一点就是防止环境污染,因为烟花爆竹的火药当量和数量当量都达到了几千年历史上的一个极值——爆棚了。

从前的人也放烟花爆竹,但是集中在少数放得起的朱门豪户大家,他们有资本欢庆,但是盛放的规模也是有限,大炮仗十六响,小炮仗千响已基本到位。平民百姓家只是霹雳拍啦意思一下,炒豆子而已,无心无力大鸣大放,大操大办。

如今呢?因为日子好过了,有钱的人多了,土豪金主扎堆,硬生生地把放烟花爆竹变成了放炮,放大炮。火树银花不夜天,电闪雷鸣天地惊。燃放效果是有了,心花怒放开心了,摆阔示豪过瘾了,但是环境污染了!环境污染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烟雾气体和碎屑污染。硝烟弥漫,烟气窜鼻,PM2.5爆表,碎屑遍地,环卫工人叫苦连天。二是惊天巨响或者连续爆响让人不得安宁。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日日响,夜夜响,到正月十五还有一个集中放,不把库存的一扫而光不会善罢甘休。三是烟火爆竹嘣指嘣眼会炸伤人员引发火灾,乐极生悲。

烟花爆竹之过,确实放过了头。成串成串的放,成堆成堆的放,成箱成箱的放,整夜整夜的放,家家户户的放,一个城都在燃放,确实吵昏了头。万事过了头,再好的事情也会成害。单是一个吵字,就引起了无数人的怨言恨意。当然青壮年兴奋起来抵抗得住,但是小孩子呢,老人家呢,身体病弱的人呢?吃不消,受不了!

他们需要安静!

应该说这不仅仅是老小病弱的呼声,也是所有健康的人的呼声,安静更应该是文明市民和文明城市的标配。

不用否认,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幸福美满。在越来越热潮的生活中我们正失去生活中最本真最美好的东西——安静!

谁不认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一种美?谁不认为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是一种美?谁不认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一种美?谁不认为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是一种美?

然而现如今静美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环境资源。建筑工地的气锤、吊装、切割,行驶中的飞机、轮船、车辆,生产中的工厂,活动的人们,喧嚣的人群,甚至店家的吆喝声、收破烂的敲击声,高分贝的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不要说白天,就说夜晚。

如果我要问,夜晚的根本属性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说,黑呗,本人不以为然,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属性,静夜。但是因为夜生活,夜而不静,夜而不宁。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的门帘窗帘被快速的早启和晚闭,夜生活成了人们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时间段,也培养了一大批作夜的夜猫子夜耗子。他们在夜耗的时候既耗费了自己的健康,也在耗费着他人的健康。

比如傍晚敲锣鼓,抽鞭子,广场舞,比如夜晚建筑工地施工,比如宠物狗的咆哮嚎叫声,比如深夜打牌、打麻将,楼道里的高跟鞋的踢踏声、关门的撞击声……

一个在吵,一个要静,一个要休息权,一个在无视他人的休息权,矛盾甚至是十分尖锐的矛盾由此产生,吵闹由此爆发,争端由此发生,和谐安宁由此受到破坏。

在文明的时代,不向大自然乱吐乱扔乱抛已经成为文明人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因为我们要青山绿水,青山绿水就是最美环境。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在文明时代,不向大自然,不向社会,不向他人发出吵闹的噪音,讨厌的声音,无法忍受的高音,把你的步子慢下来,把你的声音轻下来,把你大声说话的嘴巴张小点,无论是在家里、在饭店、在车厢、在机场、在医院、在所有的公共场合,因为人们需要安静,社会需要安静,安静的环境才是优美的环境。

把静还给夜晚,把静还给城市。安静地学习,安静地工作,安静地休息,安静地生活,安静地过日子。

岁月静好!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