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版”张家大院:讲述往日丹阳辉煌

核心提示: 记者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进行探访,再向读者展示一个新晋“网红打卡地”——张家大院。市中心的中山路商业繁荣,人潮往来不息,但很多市民不曾注意到,这里还有张家大院这样一座闹中取静的精致古宅。它规模宏大,是非常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民国老建筑。如今,经过精心修缮的古宅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快和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闹中取静的老宅,如今焕发全新光彩!

“重生版”张家大院:讲述往日丹阳辉煌

本报记者 小汤

上周丹阳网事版刊登了丹阳网红“云阳楼”,本期,记者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进行探访,再向读者展示一个新晋“网红打卡地”——张家大院。市中心的中山路商业繁荣,人潮往来不息,但很多市民不曾注意到,这里还有张家大院这样一座闹中取静的精致古宅。它规模宏大,是非常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民国老建筑。如今,经过精心修缮的古宅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快和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夹弄 小汤 摄

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呈现建筑原貌

张家大院始建于1934年,主人为从事丝织生意的富商张祖篯。大院建成后尚未使用,日寇侵华,丹阳沦陷,这里一度成为日军宪兵司令部。张家大院坐北朝南,分为三进三院四厢房和后花园,有大小房间二十多间,两个天井,2003年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次修缮完整保留了张家大院的主体建筑,工程重点为拆除后世加建建筑,修复年代久远的屋顶、地面和墙体。

步入大院,浓浓的民国风情扑面而来:青石铺地,墙嵌琉璃,二、三进的楼房由厢房连接形成“走马楼”,刻有“竹苞松茂”字样的砖雕门楼,刻有“东井银泓”字样的古井,四座高高耸立的五峰马头墙……拂去历史的尘埃,张家大院的一砖一瓦都焕发了新生。

张家大院修缮后

修缮前的张家大院主体建筑

常设展览讲述“阳绸”辉煌历史

大院的主题建筑内设有常设展览《丹阳民族工商业展》,分为“溯源——历史的长河”、“阳绸——依稀的背影”、“工商——时代的辉煌”三个章节,以时间为线索系统讲述了张家大院的历史背景,曾名噪一时的丹阳产丝绸品种“阳绸”的兴衰,近代丹阳工商业的繁荣等内容。张祖篯当年花了多少块大洋建张家大院?那个年代他又为什么要在家里设置防空洞?民国时期上海滩的明星为什么爱穿丹阳丝绸?丹阳纺织丝绸行业“五朵金花”指的又是什么?看完展览,这些问题都会有答案。

在古宅的房间内穿梭往来,展板、遗址、老物件与各种现代的声光电设备多方位呈现出生动有趣的时代风情,让参观者一秒回到那个年代。此外,您还可以用微信扫码收听语音讲解。相信参观这个展览对于各个年龄层的市民都会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走马楼 小汤 摄

丹阳丝绸产品成为民国上海电影明星服饰常用面料 小汤 翻拍

张祖篯会客场景模拟 小汤 摄

服务宗旨是便民,附属功能尚待开发

除了主体建筑以外,大院围墙范围内还保留了原张家大院厨房和三栋后期加建建筑。据工作人员介绍,后花园的这三栋建筑建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保存较为完整,具有一定历史代表性。设计师借鉴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组织方式,用玻璃连廊将保留的三栋加建建筑与原厨房(现为办公区)和体育局二层楼串联起来,既增强了空间的连续性和趣味性,也提供了休息和活动的场所。“这些附属设施的功能尚待开发,但我们便民的宗旨不会变。”该工作人员说,“如果以后组织一些社会活动的话,也会在加建建筑这一片开展。”

城市的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不可磨灭的记忆,无论是学习历史、追忆往昔还是寓教于乐,张家大院都是市民们的好选择。目前张家大院已经开始试运营,喜欢尝鲜的市民不妨先睹为快!

张家大院外景 小汤 摄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