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全民练字”活动现场。
记者 赵文菁 摄
本报讯(记者 陈晓玲 赵文菁 通讯员 孙倩)“你还经常用笔写字吗?”“现在都用手机发信息,用键盘打字,我已经很少用笔了。”电脑的普及和输入法的普遍运用,为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使得愿意提笔写字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提笔忘字”成了大部分人的“通病”。
社区举办“全民练字”活动,家长表示很多年没写了
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汉字书写危机也随之日益严峻。近日,太阳城社区开展“全民练字”活动,让孩子们练习写字。
当天,在太阳城社区居委会的会议室里,老师正在引导孩子们规范坐姿,并传授巧手定位的执笔方法,让孩子们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同时,激发孩子们对写字的兴趣。授课老师还利用现场示范和视频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从基本笔画开始进行写字练习,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孩子们感觉获益良多。现场陪同的家长也纷纷参与其中,在肯定此次活动的同时,也是颇有感慨。“不知道多少年没写过字了,手都僵硬了,有的字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写不出来了。”市民杨女士笑着说。
太阳城社区居委会主任孙倩表示,错误的书写姿势和习惯,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很大,甚至还会危害到青少年的骨骼发育。社区安排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练字练心,修身养性,就是希望可以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也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提笔忘字”现象普遍,“尴尬”一词全都写错
记者发现,活动结束后,家长们都在议论如今网络时代“提笔忘字”这一现象,有的家长觉得确实现在好多字心里知道就是不会写,有的家长表示回家一定要让孩子好好写字……
随后,记者选取了五个常用词语:猫腻、侥幸、尴尬、霸道、优惠券,分别对10名受访者进行了听写测试,受访者的年龄在12岁到53岁之间,有七年级学生、幼儿园老师、店主、室内设计师、文员等。
在测试中,七年级学生小宇写到“侥”、“霸”两个字时,都挠了挠头。他将“霸”的上半部分写出来后,笔在纸上停留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没能写完整。“两个字没写出来,哎,糗大了。”他皱着眉头说道。
除了忘记字该怎么写,也有部分受访者写出了错别字。室内设计师夏女士写“券”字时,将下半部分的“刀”写成了“力”,记者将错误指出后,她才恍然大悟,“原来下面是个‘刀’啊,我这次学到了,下次不会写错了。”
令人惊讶的是,所有参与测试的人都将“尴”“尬”两字的偏旁写成了“九”,其实应该是“尢”。接受测试的幼儿园老师束女士将所有词语都工整地写在了纸上,并且检查了一遍之后,她神情笃定地说:“应该都对了,平时我们经常写材料、备课,所以还是要碰碰笔的。”但当记者告诉她所写的“尴尬”一词的偏旁存在错误时,她显得很惊讶,“真的吗?这个词写了这么多年了,我竟然一直写的都是错别字,这是真的‘尴尬’了!”束女士自嘲道。
市民感慨汉字书写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市民夏女士已经工作了两年,她表示,由于室内设计的工作比较忙碌,就算是记一些东西也习惯性地使用手机上的备忘录,所以平时很少提笔写字。“工作两年下来,虽然在电脑上‘敲字如飞’,但其实很多字已经忘了怎么写了,既熟悉又陌生。”她说。
市民孙女士的孩子正在上小学二年级,为了和孩子共同进步,在帮孩子报了书法兴趣班的同时,自己也练起了毛笔字,“其实握毛笔之前一直都是依赖电脑、手机,我已经很久没有写那么多字了,现在重新拾笔,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得不感叹文字的魅力。”
53岁的赵先生对汉字十分喜爱,他能够写出漂亮的钢笔草书。当他初次面对智能手机时,一度因为键盘打字感到很不适应。“刚接触智能手机那会儿,不会切换键盘,所以用了一段时间的拼音打字,让我感到很不习惯,后来我便让我女儿帮我换成了手写键盘,还是写字让人感觉舒服,但手机上写字和拿起笔在纸上写字的感受还是不同的。”他说,“我们年轻的时候经常和朋友书信往来,在信纸上写字时,我们都讲究字迹工整。现在就不同了,基本上都是微信聊天,虽然这样更加快捷,但却少了亲手书写的仪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