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去养老院 子女要支持吗?

核心提示: 前天,家住天波城78岁的黄春花老人(化名)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表示自己和老伴儿想去养老院生活,但子女们却不支持。

本报记者 魏裕隆

前天,家住天波城78岁的黄春花老人(化名)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表示自己和老伴儿想去养老院生活,但子女们却不支持。

黄老太说自己有类风湿、高血压和冠心病,老伴儿有脑梗瘫痪在床。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在外做生意,经常好几个月才回家一次,儿媳妇在某企业常常上夜班,还要给二老做家务事,非常辛苦。上个月,黄老太在小区散步时,见到以前老邻居的女儿郑女士,她跟黄老太说,母亲八十多岁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平时住在一起时,对母亲的照顾难免有些不周到,有时候还会因为一点小事闹得不愉快。后来,母亲提出自己想住进养老院时,为了尊重母亲的想法,她去年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每周和丈夫带着外孙去看望一次,母亲看到他们也很高兴。在养老院内,郑女士母亲表示,除了能和不少老年人在一起聊天,还有专业的护理人员24小时陪护,比住在家里方便多了。郑女士心里也放心不少。

听说老两口在那里住得很好,黄老太考虑到和老伴儿两人的退休工资也足够支付养老院的费用,她也想与老伴搬去养老院。想到儿媳上班很辛苦,他们就主动提出要进养老院。但儿子坚决不同意,觉得自己的父母有子女,怎么能去住养老院。儿子认为,养老院护理得再好,再怎么样都替代不了子女们温馨服务带来的亲情。父母老了之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孙满堂,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如果把父母送去养老院,长时间见不到家人,父母心里肯定会难受,左邻右舍还会误解子女不孝顺,所以他坚决不同意老人去养老院。

女儿认为,送不送老人去养老院,应取决于老人自己的态度。作为子女,如果是老人自愿去,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而且住养老院使老人生活更有规律,护理员照顾更加周到全面,还会拓宽老人的视野和社交活动,好处相当多。照顾父母是应尽的义务,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并不是不孝顺的行为。

为了阻止老人去养老院,儿子不愿给老人办理入院手续,双方一直为此事争执,甚至发生激烈的争吵。

调查:

记者就此话题随机采访了两位市民,他们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43岁的周月娥说,她和丈夫与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了,大家互相照顾,有时候生活习惯上难免会有些小矛盾,但大家互相体谅还是生活得蛮融洽的。老人想要去养老院养老,作为子女必须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当儿女的都尽到孝心就可。她认为,养老机构都是专门为老年人建设的,里面的护工都很专业,平时除了提醒老人吃饭、吃药,还能给老人按摩、聊天、准备娱乐节目,会把老人照顾得非常周到。如果把老人留在家里,子女、孙子都没有时间陪伴他们,老人会很寂寞。而如果去养老院,就不一样了,养老院里面有很多同龄人,大家还能一起聊天,里面还有棋牌室、卡拉OK等,最起码进了养老院能保证生活起居稳定,儿女也放心。

37岁的张某认为,父母以前为了工作和生活,退休后还要帮着带孩子,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生活。让父母去养老院就是不顾亲情,如果他们年纪大了,生活不能自理了,他更愿意找一个保姆或者护工在家里照顾老人,子女还能帮着照料,这也是一种说法。

面对去不去养老院这个问题,或许因为观念不同,也或许是因为生活节奏的不同,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看法。我市一位心理咨询师表示,其实住不住养老院,主要是在老人,既要结合实际情况,又要尊重老人的意愿。关键还要记住,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者敬老院,做子女的三天两头要去探望,逢年过节也要把老人接回家,共享天伦之乐。父母陪子女慢慢长大,子女可以陪他们慢慢变老,又或许父母会更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老人住进养老院一方面解决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减轻他们的负担;另一方面老人也得到了规范的照料和专业的护理,而且老人有了相对稳定的交往圈,不会再那么孤独,心情会开朗很多,活得更健康长寿。这不正是我们为人子女者所乐见的吗?孝顺与否,不能只看表面,而应该重在实质。

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万人,我市共有60岁以上老人21.44万人(户籍人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发展,无论是在家养老,还是送养老院养老,做子女的要时时刻刻把父母放在心上,想着他们,爱着他们,体贴、关心并牵挂着他们。当然,也确实有独生子女家庭或因其他原因无法照顾得到老人生活的,而老人又不能不顾,就应该考虑选择哪种方式能让老人更幸福,有专人照顾、有众多同龄人做伴的养老院,并非不能选择,关键是看做子女的有没有一颗“爱父母,让父母享有更多的爱”的心。如果子女是抱着希望父母的老年生活更充实、更多彩,而把他们送去养老院并且经常看望他们,就算不把他们留在家里也一样是孝顺。反之,为了顾及自己的脸面而把老人丢在家里度日如年,那就是不孝。因此,我们在针对老人的问题上做出选择时不妨想一想,自己也会老,假如自己老了的时候,子女会怎样对待自己。

有子女的老人该不该去养老院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您对此有何高见,又有何相似的经历,欢迎您发表您的意见。可发送至邮件:williamz402@126.com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