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看变化,丹阳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⑨

“一企联一村”闯出新农村建设新路径

——看丹北镇飞达村的小康之路

核心提示: 飞达集团通过“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把昔日零星分散的村落聚拢建成集镇,把数千乡邻一步带进“城里”。

“小村看变化,丹阳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⑨

“一企联一村”闯出新农村建设新路径

——看丹北镇飞达村的小康之路

本报记者 菀滢 陈静 通讯员 丹北宣

59f0116371f55bd2ab0f12cf35fa75c4

图为飞达村全貌。

记者 菀滢 陈静 摄

一条条大街林荫夹道宽阔洁净,一排排现代化的厂房整齐划一,一栋栋居民公寓古朴典雅;行政区、工业区、商贸区、生活区、休闲娱乐区规划有序;银行、超市、学校、剧院、休闲广场等一应俱全……这就是飞达村。飞达集团通过“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把昔日零星分散的村落聚拢建成集镇,把数千乡邻一步带进“城里”。

飞达村原名高士桥村,位于丹北镇,因为地理原因,种植业一直搞不起来,带动不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可谓“泥沼四伏,十年九荒”,村民们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却难得温饱。

1991年,当时的高士桥村工业产值73万元、人均收入780元,可到了1992年,这个村的产值猛增到1020万元,增长10多倍,农民人均收入上升到1360元;1993年工业产值又翻了两番多,达4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到1800元……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反映出这个小乡村的大变化:村办企业燃起了乡村发展的星星之火。

“高士桥村村办企业领头人朱国平就是本村人,退伍后到镇工具厂工作,从工人、供销员干到分管经营的副厂长,他从事供销工作不到10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麻花钻大王’。”据飞达村党委书记邵国林介绍,因业绩突出,朱国平当时每年能拿到10多万奖金,但他想回村为家乡父老拼一拼。

1992年,朱国平回村创办企业。当年4月18日,丹阳市刃具厂在高士桥村正式开业。尔后,又成立了飞达工具有限公司。飞达工具成立8个月,就创造产值1300万元、完成出口额600万元。朱国平的回村创业可谓初战告捷。

企业有了利润,朱国平为村里做的第一件事是修路。“第一年,飞达投资近百万元改善村里道路。”飞达村村委会副主任朱国法告诉记者,第二年,飞达公司拿出了140多万元帮村民通上自来水,随后的每一年,飞达都会拿出一部分钱用于改造村里环境;同时,村里开始发展现代农业,将全村5000多亩土地集中起来,实行机械化种植,帮助更多的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企业上班。

2000年,高士桥村和周边的三星村合并,并改名“飞达村”。2005年5月,飞达村又与相邻的四个村合并。

飞达集团越办越好,飞达村的面貌也在不断改变。下一步,如何在村与企业间建立一种更为紧密的联系,以便企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村和村民致富,成了村两委班子和飞达集团的重点规划。

在邵国林眼中,飞达集团的成长离不开飞达人,飞达村的发展更离不开飞达集团。“飞达村的发展特点是‘以企带村、共同发展’。”邵国林表示,村里负责全村的安全、环保、民生等问题,服务全村人民,协调全村发展、解决村民矛盾;飞达集团则是全村经济的支柱。

据悉,今年上半年,飞达集团纳税近4亿元。飞达村1400多户家庭90%以上都在飞达工作,年收入可达到4万元。“飞达创办时,是中外合资丹阳飞达工具有限公司,当时的口号是‘飞达飞达,飞黄腾达’,现在,‘飞达’的寓意是‘雄飞世界、惠达民生’,即企业发展后反哺农村,实现村企共建。”邵国林介绍,如今的飞达村,村民享受统一补偿待遇,每人每年2000元“口粮费”,村里统一办理医保,并成立了“国平爱心基金会”。近两年,每年中秋等节日,企业都会给每家每户发放礼品;在重阳节,企业给全村1400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800元慰问金;每年10月,企业出资举办群众艺术节,规模壮大,全村近2000人参加。“这些都是‘一企联一村’带来的幸福红利!”邵国林喜滋滋地说。

丹阳日报APP

丹阳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