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道上的挡车石柱已被拆除。
记者 赵文菁 摄
本报讯(记者 马骏 赵文菁)自去年以来,为防止机动车辆驶入人行道,我市很多人行道的路口都设置了挡车石柱,市民们纷纷为相关部门的这一做法点赞。然而,市民刘先生近日却向记者反映,新民中路北侧非机动车道上设置的挡车石柱成了骑行者的“拦路虎”。刘先生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已经有不少骑行的市民在经过这里时与挡车石柱发生剐蹭,个别市民由于没有留意到这些挡车石柱,甚至撞了上去,受了伤,希望有关部门能来处理一下。
市民反映:
挡车石柱现身非机动车道,事故频频发生
说到新民中路非机动车道上的挡车石柱,市民刘先生觉得十分不解。他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经过这里时,看到一位骑着三轮车的老人撞到了挡车石柱,人和车随后都翻倒在地,老人伤得很严重。“当时的场景很吓人,不知道这位老人是不是还在医院里,希望他已经没事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好端端的非机动车道,为何非要在路中间设挡车石柱呢?我前不久也骑电瓶车路过这里,由于脚没完全放在踏板上,露出了一点,一下子撞在了石柱上,疼了好几天,家人当时还让我去医院检查下,担心骨折了。这些挡车石柱还这么矮,骑车的人只要稍不留神,就会酿成事故。”刘先生说道,“现在城区设置了很多挡车石柱,几乎都在人行道的两端路口处,这让那些贪图便利的驾驶员无法再把车子随意驶入人行道,这是好事,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非机动车道上也要设置这些挡车石柱。骑行的市民在这里来来往往,每次经过这些石柱时,就好像在过驾校里的限宽门似的,得十分小心才行。”
记者调查:
该处道路特殊,但挡车石柱确实存隐患
近日,记者来到了新民中路,在道路北侧的八佰伴商场立体停车场入口处,记者看到了3排挡车石柱,每排4个,共12个,它们都贴有红黄相间的反光条。由于这些挡车石柱的存在,机动车拐进这里时只能选择进入停车场,无法停上人行道。记者注意到,在我市绝大多数路段,人行道往往设于路牙之上,和非机动车道是分隔开来的,但由于该处路段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连在一起,如果只在人行道上设置挡车石柱,无法真正防止机动车驶入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记者在现场发现,这里来往的非机动车辆非常多,其中还有一些体积较大的电动三轮车,它们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在路过挡车石柱时也未减速,完全是擦着挡车石柱而过。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位外卖小哥从这里经过,车速很快,他一边骑车一边还不时地低头看手机,直到接近挡车石柱时,他才注意到危险,只见他双手一下子抓紧了刹车,并扭转了车把手,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这一幕让人看得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
在采访中,附近一家服装店的店员告诉记者:“在这些挡车石柱设置之前,这里偶尔会有机动车开上来,但几乎没有发生过事故,但在装了挡车石柱之后,这里反而经常有小事故发生,有好几次,由于骑行的人在这里出了事,连救护车都来了。”这位店员说道,“道路中间原本是一前一后两个挡车石柱,后来有一个被车撞坏了,现在只剩一个了。最初这两个挡车石柱上面没有颜色,就是灰色的,不容易被人察觉,后来接连出事故之后,就有人来在这些挡车石柱上贴了红色、黄色的反光条,但很多人骑车时由于不注意,还是容易撞上去。”另一位店员说:“前段时间刮台风下雨,骑电动车的人都穿着雨衣,由于雨太大影响了视线,不少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些挡车石柱,我就看到有好几位骑电动车的人在这里摔倒了,而且摔得可都不轻。”
市政部门:
接到市民的反映后,已拆除挡车石柱
昨日,记者联系了市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他表示,在去年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存在机动车乱停、占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市城管局和交警大队联合行动,在很多路口设置了挡车石柱,用来防止机动车驶入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挡车石柱的具体位置是由交警大队定的,市城管局负责具体实施。”这位工作人员说,“近段时间以来,我们接到了市民的多次反映,挡车石柱可能影响到了非机动车辆的正常通行,市民车速过快容易撞上去,所以我们这几天已经在拆除这些挡车石柱了,现在已经将该路口非机动车道上的挡车石柱全部拆除,仅留下了人行道路口的挡车石柱。”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了新民中路北侧非机动车道,发现非机动车道上的挡车石柱已经全部拆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