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江苏南通将养老机构触角“延伸”至家庭、社区 构建链式居家养老体系老体系

核心提示: “葛奶奶的情况正是居家养老服务的‘痛点’。”南通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失能、高龄、独居老人在家庭养老,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江苏南通是江苏乃至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去年底,南通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为222.84万人。养老,已成为通城百姓最关注的民生实事之一。日前,南通市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机构触角延伸至家庭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92岁的朱炳南老人家住南通港闸区公园佳苑,有青光眼性失明,几年前又被查出膀胱癌,平时老人基本卧床不起。针对老人的特殊情况,从今年起,南通港闸区市北护理院的康复师定期上门为他提供医疗康复方面的服务。

 

1.jpg

 

  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如今,朱炳南老人已经能下床行走。

 

  而要为无力照护的居家老人提供有效的养老服务,社区也力不从心。“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南通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工作人员介绍,让养老机构向社区延伸服务,就是为了提供社区所缺且居家老人和老人家庭又迫切所需的服务项目和内容。

 

3.jpg

 

  近年来,南通高度重视养老产业发展,全市养老机构呈现出发展迅速的态势。目前,南通共有243家养老机构,其中民办养老机构140家。《意见》的出台将充分发挥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中的专业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服务需求。


  击破“痛点”实现“三赢”

 

  大生护理院是南通第一批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的养老机构。2016年起,护理院把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专业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让执业护士和持证护理员为主的照护团队走进老人家庭。

 

  92岁的葛奶奶家住港闸区唐闸镇街道,4年前卧床不起。护理院护士顾袁捷仍记得两年前第一次上门服务时,老人身上有一个直径26厘米的褥疮,深可见骨、臭味难闻。当时,葛奶奶睡的是普通硬床,吃的是普通流质,子女虽很孝顺,但却不懂护理知识。在她的指导下,葛奶奶睡上了气垫床,增加了高蛋白食物,再加上一周两次的专业褥疮护理,半年多时间,老人的褥疮康复了。现在,顾袁捷每周仍需两次上门为老人提供更换导尿管、护理等服务。

 

QQ截图20180820105735.png

 

  “葛奶奶的情况正是居家养老服务的‘痛点’。”南通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失能、高龄、独居老人在家庭养老,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以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量最大的助餐服务为例,大部分社区助餐都是承包给快餐店或聘请专人烧饭,做的是一样的饭菜。这样的助餐服务满足了大部分老人的需求,但对有糖尿病或需流食等特殊要求的老人却并不适用。护理院本就有类似饮食需求的老人,由护理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既能满足老人多元化需求,也降低了护理院的成本,护士和护工通过上门服务可额外增加收入,可谓实现“三赢”。

 

 

  纳入年度考核 三年构建链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根据《意见》的精神,南通全市社会福利院将在2019年前全部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农村敬老院将在2020年全部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要辐射所在镇(街)全部村(居);2020年30%以上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届时,南通将全面形成“居家—社区—养老机构”的链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2.png

 

  养老机构将触角延伸至家庭,又将为老人带来哪些服务呢?据了解,除专业的康复护理,还包括日托、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发挥专业服务机构人员专业、设备专业、技术专业等优势,创新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将养老服务资源向居家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倾斜,向失能、失智、失独老年人倾斜。在开展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购等特色生活服务的同时,因人制宜开发信息管理、短期照料、助医服务、法律援助等定制化、个性化服务项目,努力满足居家老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2.jpg

 

  “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将不再‘一刀切’。”记者了解到,每年,南通市民政部门将对养老机构进行“评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服务规模、服务项目及服务质量等都在等级评定考核内容,经评定该项为“优秀”的社会化运营养老机构,当年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给予倾斜。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