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谨防中暑
医生:注意身体信号
本报讯(记者 溢真 通讯员 孙红娟)丹阳近日一直处于热浪之中,稍不注意就有人中暑。老年人、婴幼儿、儿童及慢性病患者最易在炎热的天气发生中暑,发生中暑了该怎么办呢?
丹阳市急救站、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坚副主任医师介绍,一般中暑身体先兆大致是,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中暑初期会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那就属于轻度中暑了;重度中暑的患者会表现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腹部或肢体痉挛,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
中暑了有哪些应急处理办法呢?王坚主任称,应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甚至脱去衣服。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精神、体力状况尚可的情况,可给冰凉的饮料,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若患者精神状态差,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可能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补充电解质。对于重症中暑病人(精神状态很差),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如何防范、减少中暑的发生?王坚介绍,在高温天气里,人体水分丢失速度加快,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应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避免长时间太阳直射,外出时应穿着浅色系的宽松衣服,并戴上遮阳帽或撑遮阳伞以阻挡日光直射。婴幼儿及儿童,年龄小、抵抗力低,易受到高温的影响。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容易导致脱水。6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对温度改变的感知和响应会变得迟缓。另外有基础病,尤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这些人更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请做好防范措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