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一游泳馆内孩子们正在学习游泳。
下图: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正在采样检测。
记者 陈晓玲 摄
本报讯(记者 陈晓玲 赵文菁)7月9日出梅后,真正的高温天来了,选择游泳避暑的人也多了起来,游泳场馆的水质状况、救生员资质等近日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关注。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市民反映:最关心泳池水质及救生员资质
“很多运动和娱乐活动都因高温天气的影响难以开展,游泳应该算是夏天最适合的运动了。”市民束女士说。不过,在选择游泳场馆时,身为孩子家长的束女士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不仅询问了多个好友,还跑了多家游泳场馆实地咨询查看了一番。“其实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小孩能游得更放心。”束女士说,“我也听说过泳池里会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在泳池小解,还有一些传染病患者也会入池等,就担心水被污染后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在市区一家游泳馆内,市民李女士正带着女儿在游泳。“我在这里游过很多次了,感觉还挺干净的。以前常常听人说起一些关于泳池内的不文明行为,但我到现在还没发现过,希望这些只是危言耸听吧。”李女士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市民最为关心的除了水质问题外,还有救生员的资质问题。“以前我在网上看到过关于小孩在泳池溺水的报道,尽管游泳馆内有身着鲜艳衣服的救生员,但我不知道他们在出现危急情况时能否第一时间发现,而且有些小伙子看起来很年轻,不知道他们的救援经验怎么样。”市民吴先生说。
记者走访:游泳场馆受欢迎,游泳者浸脚意识欠缺
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游泳馆,发现大多生意火爆,尤其是晚上的时候更是人满为患。记者看到,各游泳馆内人员和设施配备都比较齐全,有更衣间、淋浴区、浸脚池等,而且都配备了至少6名救生员。然而,记者却发现浸脚池对大部分游泳者来说仅仅是“蹚水区”或者说是摆设,并没有受到重视。
当天下午两点多,在开发区的一家游泳馆内,记者看到深水区每条泳道内都有好几位游泳者,浅水区有近十位孩子正跟着游泳教练学习游泳,家长们坐在一边等待着。“现在正值学生放暑假,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来学游泳。到了晚上,来游泳的人会更多。”工作人员说。不过,在现场记者发现,从更衣室到泳池边,会经过浸脚池,但不少游泳者都只是快速走过,有的甚至是踩着浸脚池边就走了过去,根本没有踏进浸脚池。“浸脚池应该是用来给脚消毒的,但很多人都缺乏主动浸脚的意识,不浸脚就跳入泳池会影响泳池的水质,希望工作人员能够主动提示,保证泳池卫生。”经常在这家场馆里游泳的赵女士说。
记者随后来到市区的另一家游泳场所,这家游泳馆内的浸脚池设置在男、女更衣室通往泳池的必经之处,游泳者必须经过浸脚池才能进入泳池。
体育局:近期检查中,未发现有违规现象
据了解,游泳属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场所必须取得《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才可以开放经营。近日,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目前我市已有20家游泳池办理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其中1家由于许可证到期正在重新申报,此外,目前正在申报过程中的还有8家。“申报后,我们会根据国家有关要求,进行资料核查、现场勘测,审核通过后,我们会颁发《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之后,我们每个月会安排定期检查,每周还会安排不定期核查。在最近一次的检查中,已经办理许可证的游泳场馆未发现有违规现象,我们对新的场馆还会再进行行政指导。”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至于市民对救生员资质的疑惑,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获得国家资格认证的游泳证后才可以成为救生员,获得国家资格认证的游泳证和游泳社会指导员证才可以进行教学。游泳池救生员的配备也有要求,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的人工游泳池,至少配备固定救生员2人;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的,按面积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内,增加1人的比例配备固定救生员;天然游泳场(海滨游泳场所除外)按每360平方米配备1人的比例配备固定救生员。通过近期检查,场馆内的救生员都是按照泳池大小进行标配,而且均为持证上岗,对救生员这方面市民可以放心。”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还提醒广大游泳爱好者,在泳池内不要随意嬉水打闹,一定要在了解水深情况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游泳区域,以免发生危险。
卫生监督部门:正在对全市游泳场馆进行“体检”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17家游泳场馆已经持有卫生许可证,其中,今年正常营业的有15家。近段时间,卫生监督部门正在对这些游泳场馆的卫生状况进行逐一检查,截至昨日已经检查了13家。
近日,记者跟随卫生监督员检查了两家游泳场馆。在检查现场,工作人员分别对卫生许可证公示、游泳池水浑浊度、强制浸脚池使用、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进行了查看,并且按照规定对游泳池多个点的池水采样,进行游离性余氯快速检测。据工作人员介绍,游泳池水细菌总数等项目需要将水样送往南京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在检测报告出来之后,会督促水质未达标的游泳场馆进行整改并依法处理。在现场,工作人员要求游泳场馆负责人进一步加强自身管理,保障市民游泳卫生安全。
在检查过程中,记者发现,工作人员直接使用蓝牙移动打印机将采样记录现场打印出来交给游泳场馆负责人,并同时上传到移动终端。据工作人员介绍,在手机上安装了终端APP,单位相关负责人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现场检查情况。
此外,对于市民关心的水质问题,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察二观三闻”的方法来大致辨别游泳场所水质的好坏。一察是指看池水颜色,如果泳池余氯含量正常,水质优良,那么池水呈现明亮的浅蓝色;二观主要是看池水是清还是浊,肉眼看池水应该是清澈透明见底;三闻就是贴近水面闻水的味道,如果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是合格的,药味过浓甚至呛人,则可能是有效氯浓度超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