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年大学旅游文化班部分学员近日在贵州旅游合影。
通讯员 汤琴娟 摄
图为老年大学曲阿合唱团
通讯员 马新生 摄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们经常会遇到貌似阅历丰富教育晚辈的老人,陶醉于过去,而他们总认为活了几十年,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便捷。而在面对一些互联网新知识时,他们却显得无奈无助。如今,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很多老人如何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跟上时代,这是值得我们思考探讨的话题。
传统观念不变
一个老大爷到银行去取钱,进去后保安说“按号”。大爷一听,心里说不愧是大银行,进门还要暗号,想了想说道:“天王盖地虎”。只见保安无奈地摇摇头,按了一下取号机出来一张纸递给大爷。大爷一笑说:“总算蒙对了”。虽说是笑话,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人去取钱,不知道要取号,直奔柜台,而有些老人则手拿存折,不用银行卡,宁愿长时间排队等候。前天上午,在交通银行新市口营业大厅内,67岁的蒋冬梅为了取钱,一手捏存折,一手捏排号纸在座位上等待叫号。在蒋大妈等待的几分钟内,有几名年轻人已在自动取款机上取钱离开。蒋大妈拿着手中的存折说,我年纪大了,视力不好,取款机上的字太小看不清楚,如果按错了怎么办?万一自动提款机出现了故障,我的卡怎么办?还有,如果密码被别人看到,就不保险了。现在电视里经常报道一些在自动提款机取款时,银行卡被复制或者钱被刷走等新闻,相对来说,我觉得还是柜台取钱比较安全。取钱就用存折,排队虽然时间长需要等,但是取了多少钱存了多少钱,存折上清清楚楚,我看着放心。
从丹阳柴油机厂退休的78岁老人孙志强,有次在路边打车,等了半天都没看见一辆车在他面前停下。而一年轻女子连手都没招,车就停在她面前,上了车疾驰而去。老人怎么也想不通,后来回家问了儿子才知道那女子用了名为滴滴出行的软件。他觉得新奇,请教儿子后自己操作后发现,原来滴滴出行可以定位,也可以发送语音说明具体位置和要去的地方,后来想用的时候又忘了具体操作步骤,只能暂时放弃。
老年大学烹饪班教师汪和顺认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生活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改变。在新形势下,老人生活中面对一些新生事物,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以适应自己的需求。但新兴的生活方式并不能代替所有,有些年纪大一点的人喜欢逛商场,喜欢消费体验,喜欢消费的过程。如今物质生活已经不成问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吃上面也注重营养,还偏好精神享受,有的选择出去旅游,有的则选择在退休后继续学习。精神不老才有与时俱进的动力。
每日晚上在市政府广场,有很多跳广场舞和唱歌的老人。谈及现在的手机与互联网时娱乐,66岁的马玉霞认为,虽说现在很多人喜欢群聊,交朋友相约活动,用手机录制跳舞唱歌的小视频,其中还不乏老人用手机进行棋牌游戏娱乐。但她并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手机上。在家中,她也很反感女儿下班回来,总是捧着手机,晚上一两点才睡,也不知道到底在干嘛。她认为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手机上,还不如出来跳舞,这样既锻炼身体,又能认识朋友。
有些老人,他们愿意与邻居朋友一起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他们有时间,有共同的爱好,在交往的过程中享受着快乐。也有些老人认为,现在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是不愿意学,即使会用也可能不愿意用。他们还是习惯于过去的生活方式,更觉得就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娱乐。
娱乐方式在变
很多老人外出旅游过还想继续出去玩,不仅在国内玩,还要出国游。老年大学的旅游文化班,经常几十人相约游山玩水,老师和学员们,一起饱览祖国风景名胜。上月,他们还刚从贵州游玩归来。老人退休后有钱有时间能充分享受他们的夕阳人生。同程旅游大数据显示,中老年旅游者主要来自上海、江苏、等地区。中老年人出游时间非常灵活、自由,与年轻消费者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见,老年旅游的比例逐年攀升,旅游成为老年人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
除了旅游,许多老人还选择到KTV练歌。唱歌能有效调节老人的情绪,忧伤的歌有助于宣泄不满、压抑等不良情绪。在万善公园,就有一群老人,晚上经常聚集在这里唱歌,他们以“万善公园唱歌沙龙”为名,唱红歌、老歌,演绎着精彩的晚年生活。在我市,还有许多热爱唱歌的老年人,他们大都喜欢在户外、公园、学校等地方唱歌,在老年大学,就有一个曲阿合唱团,都是由我市爱好唱歌的中老年人自发成立,他们每周组织活动进行唱歌练声,还经常参加一些大型的演出活动。
学习方式求变
在我市也有很多老年人善于经常学习,结伴上老年大学。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感兴趣的课程,如电脑、英语、音乐、书法等。今年92岁的胡怀玉老人,报名上了老年大学,摄影、旅游、诗词、养生、智能手机、音乐、烹饪……几乎学校开办的所有课程他都上了。76岁的李松鹤老人退休之后,看到孙辈都会玩电脑,他就报名去上老年大学,学习电脑。现在他不但会在电脑上玩QQ、用微信、看视频、听音乐、看新闻、上微博等,还在网上申请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喜欢书画的他,通过电子邮箱与网友经常联系。李老还被我市一知名论坛平台聘请为版主。
曾经在我市参加过多次唱歌比赛的黄国良,通过手机每天晚上进行唱歌视频直播,吸引了很多人,许多爱唱歌的老年人也相继模仿他,在广场上安装音响等设备进行唱歌表演。这种生活他们乐在其中。资料显示,在生活满意度方面,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高满意度,约占74.1%,比仅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呈现高满意度的比例高出15个百分点,也高于不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呈现高满意度的比例。在老年人所使用的社交软件当中,微信的比例是最高的,占86.07%。社交网络虽然是虚拟的存在,但它打破了时空的区隔,让老人融入到一个更广阔的生活场景之中,让他们能够和异地的亲人保持联系,减少了孤独感。
观念改变,还看自身
现在,自主创业和寻找工作早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选择坚守岗位,或退休后再度上岗,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日本,65岁以上老人中的四分之一的人还在工作,甚至有的85岁了还在努力。日本的银发一族不仅参与劳动的意愿强烈,他们甚至还发挥着在其他国家很难想象的作用。日本老人认为学习不应该分年龄,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阶段,都应该有学习的习惯。今年初,钱江晚报报道的《阿里年薪40万招60岁以上老人》一文,曾引起不小的轰动。64岁的浙江理工大学英语副教授刘艳萍被录用,担任产品体验师,也成为阿里年龄最大的新入职员工。近年来,我国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银发店主”、“银发淘女郎”和“银发淘主播”。
在高科技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要紧跟高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一个人老与不老,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我市离休教师王良弼,充分发挥自己的书画特长,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到关工委辅导站办公,写字、作画,还经常安排时间辅导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的书法、画画。老人以辅导站为家,坚守岗位。鲐背之年的他,心系入党,以93岁的高龄成为我市最年长的入党积极分子。
人到老年,老有老的优势,老有老的韵味,如何可以做到有所作为,关键在于自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观念的转变。从老人自身来说,生活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改一改陈旧的老观念,使自己做到“人老心不老”,做到老人当自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