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轻信“免费美容”被坑3500元

经协商索回部分钱款,市民应提防此类消费陷阱

核心提示: 近日,家住界牌镇的张兰(化名)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她被“忽悠”进一家美容店内体验“免费”美容,却不料被坑了3500元,最终经过协商,索回了2500元。近日,家住界牌镇的张兰(化名)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她被“忽悠”进一家美容店内体验“免费”美容,却不料被坑了3500元,最终经过协商,索回了2500元。

网络漫画图

本报讯(记者 陈晓玲 赵文菁)打着“免费美容”的幌子在街头招揽顾客,然后建议顾客试用所谓的美容护肤品,一步一步诱导顾客消费,最后告知顾客需要付款。近日,家住界牌镇的张兰(化名)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她被“忽悠”进一家美容店内体验“免费”美容,却不料被坑了3500元,最终经过协商,索回了2500元。

张兰告诉记者,21日下午,她像往常一样一个人在镇上逛街,一位男子突然很热情地上前和她打招呼,并拿出了一张卡片,说是可以去店里免费体验美容,“当时被他说得很心动,我就想去试一试,于是跟着他来到了附近的一家美容店内。进店后,店员们都面带微笑,并且很友好地打招呼,关键店员们也都一再表示,美容确实是免费的,我就信以为真了。”张兰表示,自己躺在美容床上后,店员就开始在她的脸上涂抹东西,之后开始用仪器在她脸上“捣鼓”了一番。刚做了没一会儿,店员告诉她,这是仪器祛斑,需要收取1000元钱的费用。

听到店员说要收费,张兰立即表示她不想再做下去了,可店员却告诉张兰,如果不把祛斑项目完成,以后脸上就有可能出现过敏,甚至开裂的情况。“店员说得很严重,我觉得更像是在恐吓我,不过我还是说不要做了,听到我说这话后,那名店员就突然变得很凶,另外一名店员直接拿来了手机,点开了收款码让我扫码。”张兰告诉记者,当时面对那样的情况,自己只能选择妥协,无奈支付了1000元钱。

付完钱后,该店员又笑容满面地帮张兰继续做美容。张兰以为做完了就可以离开,但没过多久,该店员却又让她付钱。“第二次是让我付5000元,说是后期的护理,可以定期去店里做。”张兰告诉记者,她当时就想着这钱肯定不能再付了,但无奈又没办法离开,“最后我只能跟他们说身上只有2500元了,店员跟老板说了一下,就让我先付了2500元,剩下的下次到店里的时候再付,这才让我离开。”

就这样,说好的“免费美容”,却被“坑”了3500元才得以“脱身”。

事后,张兰越想越懊恼,明明说的是“免费”的美容体验,怎么最后就成了“骗钱的买卖”?当天,她就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丈夫。之后,张兰在丈夫的陪同下,多次来到该美容店,想要把这“冤枉钱”给要回来,可美容店的店员却说这些钱都是使用产品和进行美容的费用,不能退还。

经过数天的协商,最后,美容店同意退还2500元。“还有1000元当时我想想也就算了,这么多天跑来跑去也累,就当花钱买个教训了。”张兰说。

据了解,像张兰遇到的这样打着“免费”美容的幌子,诱导消费者进店消费的例子并不少见。据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夸大美容效果、诱导进店消费、不断推荐护肤品,从把消费者拉进美容店到让消费者掏钱,美容行业的乱象可谓屡见不鲜。

该工作人员介绍,事实上,关于美容行业的投诉并不是都能得到有效处理,因为进美容店和挑选护肤套餐以及掏钱买单都是消费者的个人行为,没有任何人强制其消费,说明消费者是认同交易的,而对于治疗效果方面的投诉,相关部门协调起来难度更大。

对此,他提醒,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应选择有相关资质的正规美容店。消费者也要警惕这些以“免费美容”“免费赠送”等方式设下的美丽陷阱,对于商家不切实际的宣传,消费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理性消费,不要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蒙蔽。对不想接受的服务和商品要明确表明态度,切不可模棱两可。同时,如果遇到强制消费,应立即拨打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电话。如果已经付款,要索要并保留好消费凭证,以备日后维权。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