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越
登云桥旧影
滕村是皇塘蒋墅姜家望族繁衍生息的热土,充满了灵气。那一幅幅诱人的风光,使人们难以忘怀。
八方宾朋来到滕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庄严的“尚书亭”,它矗立于村中的吕渎河畔。是后人为纪念明代礼部尚书姜宝而建。姜尚书和儿子都是进士,为官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亭呈正方形,高约十米以上,占地约六十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青砖黛瓦,有四根楠木柱子,每根有两人合抱粗。底层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大门,青石铺的地面晶莹别致,光亮耀眼。东西北三门是进出村庄的必经之地,车来人往,热闹异常。夏天凉风送爽,是庄稼人纳凉的上好之地。南大门有一宽阔的麻石台阶与河水相接。当年是舟楫停泊的码头,又便利人们的生活用水。波光倒影,相映成趣。二楼四面均有格子窗,雕梁画栋,朱红的油漆熠熠生辉。临窗闲眺,白云悠闲的蓝天,绿树掩映的村落,碧波起伏的庄稼,还有那鹤溪河的点点风帆,一览无余。令人神清气爽,悠然自得。亭子一、二层之间的四面,各有一长方形匾额,分别书写有“瞻宗化俗”“父子进士”“太史文宗”“中宪司成”。刚劲有力,发人深省。匾额的字迹,均出于书法大家董其昌之笔。与尚书亭隔河相望,有一座花岗岩建成的牌坊。制作精细,气势端庄,也为纪念古人所建。过往行人都要驻足凝视,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些珍贵古迹,是滕村人心目中一座座不朽丰碑,激励着一代代滕村人奋发向上,人才辈出。
姜氏宗祠在滕村有四五座之多,建造颇具规模,并各有特色。尤以坐落西南的一幢最巍峨壮观。庄严肃穆的九层台,气势恢宏的堂屋,雄伟的门楼都别具一格。门前两旁分列一对石狮,雕琢得不同凡响。威严中不失柔和,雄浑中透着秀气。整座祠堂主屋分三进,每进五间。另外设有精致的辅房。滕村小学以该祠为校舍时,教室、办公室、卧室一应俱全。那宽广的厅堂可做阴雨操场。该宗祠除全族的大型活动在里面进行外,平常族里的小型活动分别在各分祠进行。
风格各异的民居在滕村屡见不鲜。小巷深处有一名为“润庐”的古屋是这里的代表作。它以青石为墙基,砖木结构的走马楼。地面由罗地砖铺成。厅堂之中窗明几净,静谧宜人。卧室幽雅清秀,温馨舒适。栏杆上的各式浮雕出神入化,令人目不暇接。该建筑有一花园相连,其中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别具匠心。村里像北京四合院式的房舍也可见一二。屋里的陈设古色古香,雅俗共赏。庭院中奇花异草,竞相斗妍。更令人瞩目的是那建造在流水潺潺上的水榭。长廊曲折有序,依栏可见鱼跃,可闻溪水咏唱。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不见官场的角逐,满眼的淡雅闲适。整个民居称得上美丽清洁又安祥,冬天温暖夏天凉,春兰秋桂常飘香。
离村子不远处有三座寺庙,它们是土地庙、天地堂、玉皇殿。土地庙不同一般,三间一进计两进,供奉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及其他菩萨。为求一方平安,四季香火不断。庙中有专人看守。天地堂建造得高大壮观,是人们祭拜天地的庙观。天地造万物,人们敬天地,祈盼神明永远造福人间。玉皇殿是名气最盛的寺院。相传是姜尚书母亲诵经拜佛之所。它地处碧水环绕和苍松翠柏绿竹环抱之中。其中有金灿灿的玉皇大帝塑像一尊,伴有天庭各种大小神明。当年兴建该寺院,是祈求广大民众在天帝的保佑下,千秋万代繁荣昌盛。寺内有皈依佛门的道姑主持。她们吃斋饭,穿缁衣,修身养性,与世无争,深受一方百姓尊敬。逢年过节,远近城乡的百姓前来焚香跪拜,盛况空前。
源远流长的吕渎河从滕村中部缓缓流过。清澈的河水像甘露滋润着两岸田地,哺育敦厚纯朴的滕村人健康成长。沿岸绿树成荫,春暖花开鸟声清脆。沿河的码头边,担水的男子,洗濯的村姑络绎不绝,欢声笑语萦绕耳际。村边的登云桥是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拱桥,气势如虹。村中的吕渎桥是条石架成,形如玉带。它们不仅便利了交通,从取名到造型也寓意吉祥,相互映衬,给人以美的享受。岸边商铺连接,顾客接踵而至。那吕渎桥头,老人们有的沿石栏而坐,谈笑风生,有的持竿垂钓,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
滕村是我们的江南水乡一颗璀璨明珠。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物换星移,文物古迹几乎消失,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怀念和惋惜。愿她在这举国上下建设美丽乡村之际,焕发出新的生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