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餐椅到货后却成了合成皮
半年多过去了事情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罗先生购买的餐椅以及当时的订货单。记者 赵文菁 摄
本报讯(记者 赵文菁)购买真皮家具时,大多数消费者都不能够准确地辨别材质,所以往往只能听信售货员的介绍。去年,市民罗先生购买餐椅时,售货员介绍坐垫是真皮材质,结果送到家的餐椅外包装上写的却是“马鞍皮”,罗先生上网查阅后得知马鞍皮是合成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购买真皮餐椅,到货后发现是合成皮
据了解,罗先生于2017年9月24日在森林国际家居购物广场的“楷模大普”店内定了六张餐椅、一张餐桌和一张办公桌。2017年11月20日左右,商家送货到家。之后,罗先生又在该店购买了两张餐椅,八张餐椅的价格为7000元。
罗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比较注重家居品质,因此最初就决定购买真皮家具,但他作为普通消费者,并不能像专业人士一样辨别家具的材质,所以在去年9月24日定这六张餐椅时,售货员虽然口头上表示餐椅的坐垫采用的是真皮,但他仍然不放心,“在售货员开出定货单后,我发现上面并没有写‘真皮’二字,当时便要求她在定单上写清楚,后来她在定货单第二联上用黑笔补充了‘真皮’二字以及她的手机号码,并且还说有问题就找她,我这才放心并于当天将所有费用全部付清。”
在去年12月8日收到第二次购买的两张餐椅前,罗先生并未怀疑过餐椅坐垫的材质,然而正是第二次购买的餐椅外包装上所写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怀疑。“外包装上写着‘马鞍皮’,我当时很疑惑这究竟是什么皮,随后我在网上查阅,却发现马鞍皮并非真皮,而是合成皮。”罗先生表示,他随后便与当时的售货员通过微信进行沟通,但售货员态度不好,沟通过程中,售货员总是岔开话题。不久后,该售货员就离职了,与他联系的工作人员换成了另外一位店长,然而这件事却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事情迟迟未得到解决,罗先生无奈之下于今年3月15日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3月19日,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复罗先生,已经与商家进行了协调,森林家居会协助解决,但两个多月后,商家依然未解决此事,罗先生便再次向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售货员已离职,事件有待确认
6月12日,记者陪同罗先生来到了森林家居,楼层经理带着记者和罗先生一同来到“楷模大普”店,店内员工表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已于半个多月前到店里调查过此事。
为了进一步了解此事,店员找来了当时定货单的第三联,发现第三联上并没有注明“真皮”二字。罗先生表示,当时定货单开出来后,自己是再三询问当时的售货员,她才在自己可以带走的这张第二联上补写了“真皮”二字和手机号码。该店员解释说:“这位售货员是当时的店长,不过已经离职了。可能当时这位店长是为了促成单子所以谎称是真皮,我们需要和她联系一下,确认定货单第二联上的字到底是不是她写的,另外我们也会把这件事反馈给老板。”
随后,记者又陪同罗先生来到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处置记录后发现:3月19日工作人员已联系当事人协调处理,6月1日森林家居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餐椅坐垫材质不是真皮。对此,罗先生表示从没有接到过类似的电话。该工作人员表示,将就此事作进一步调查并及时给予罗先生答复。
事情何时才能得以解决?商家最终又会如何处理?本报将对该事件继续予以关注。
网友评论